《北京》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zhuǎn)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北京》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京》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1個生字,認識10個字。
2.練習詞與恰當搭配。
3.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奶奶為什么笑了”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4.朗讀課文。
5.感受在家庭生活中要孝敬老人,讓學生體會家庭生活,知道從小應該孝敬老人。
教學重點:自主識字,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難點:規(guī)范的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每個同學都生活在溫暖的家庭里,家里有愛我們的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一家人互相關心互相照顧。你能說說家里人是怎樣照顧你的嗎?
估計:學生會以生病為例。
對策:他們?yōu)槭裁催@樣做?那么,家里人生病時,你是怎樣對待親人的呢?你為什么這樣做?
二、出示課題:齊讀“奶奶笑了”
你看了課題有什么問題?
估計學生能提出:“奶奶為什么笑了?”
過度:要想知道奶奶為什么笑了學完課文后我們就知道了。
三、通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
2.用鉛筆標出句子的序號,再逐句練習讀。
3.指名讀,檢查指導。
4.讀詞語卡片,鞏固含有生字的詞語,認讀。
放學書包生病高興講故事拿蘋果
奶奶照顧笑了回到家倒開水不在家
5.逐句檢查讀
四、有語氣的朗讀
1.邊觀察畫面,邊學習課文第一、二句。
提問:小朋友,圖上畫著哪些人?
。▓D上畫著奶奶和我)
奶奶怎么會躺在床上呢?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回答。
2.指導讀一至三句,
3.奶奶生病了,媽媽又不在家,我就來照顧奶奶。
知道書寫“不”
①幫助學生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跀U詞幫助理解意思“不在、不好、不是……”。
4.指導朗讀第,注意讀好“我”,讀出“我”會照顧奶奶的自豪的語氣。
教師范讀,學生練習。
5.小結(jié):課文的第一、二、三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6.奶奶生病了,可是媽媽不在家,小朋友就學著媽媽的樣子照顧奶奶,那么,他是怎樣學做媽媽的呢?我們應該看第幾句話?用“﹋”劃出。
自由讀一讀,用“.”標出表示動作的詞。
我們朗讀時,應該把它們讀成重音。
課后練習詞語搭配
7.朗讀訓練:
、冽R讀重點句
②范讀,生聽、比較,再齊讀
、畚覀冊谧x的時候,可以發(fā)現(xiàn)寫講故事這件事時,和前兩件有何不同?
、芾斫狻斑”的用法,并用“還”說一句話。
⑤同桌分角色表演讀,配上表情與動作
8.發(fā)散訓練
出示句式“我給誰干什么?”說說我還會給奶奶干什么?
9.看到小朋友做了這些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估計:你真是一個懂事的孩子、你真孝敬老人……
奶奶看到自己孫女這么董事所以……
學生:開心的笑了
五、回歸整體:
1.朗讀全文
2.看投影、板書復述全文。把今天的事,告訴下班回來的媽媽。
《北京》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 學會14個生字(含1個多音字“空”)及新詞,認讀一個字。
2. 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解父親讓小里根“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目的引導學生增強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勇于承擔責任的意識。
3. 能夠想象小里根把錢還給父親時的情景,并能把這一情景寫成一段話。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解父親讓小里根“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目的。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通過朗讀和自學掌握本課生字新詞,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作者簡介。
二、通過朗讀和自學掌握本課生字新詞,熟讀課文。
1.布置預習。
2.同桌互查讀書情況。
3.師檢查預習情況。(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自然段可以為自己提出不同的要求。)
4.對于課文內(nèi)容比較長的怎么快速的讀熟。
5.交流學習方法。
6.質(zhì)疑。
三、小結(jié):
學習中要學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能很快的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四、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教學反思:
已經(jīng)四年級的孩子了,他們應該已經(jīng)掌握了最基本的復習、預習的方法,所以教師應該放手把時間和機會還給孩子們,相信他們一定能作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解父親讓小里根“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目的。
2.引導學生增強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勇于承擔責任的意識。能夠想象小里根把錢還給父親時的情景,并能把這一情景寫成一段話。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解父親讓小里根“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目的。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出示里根的照片)小朋友,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他是美國第49屆總統(tǒng)——里根,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出生在一個美國小鎮(zhèn),曾經(jīng)是一名出色的體育播音員,后來成為好萊塢明星,29年間拍攝了51部電影,在69歲時他登上了象征著權(quán)力與榮譽的美國總統(tǒng)寶座,成為美國歷史上年齡最大的總統(tǒng),并連任兩屆。
2.(出示)他當上了美國總統(tǒng)后,回憶往事時,說:“通過自己勞動來承擔過失,我懂得了什么叫責任!
指名讀。
學習生字“回憶”、“責任”,指名讀,齊讀。
齊讀。
3.(板書)
7.責任
“責”的最后一筆是點,“任”的最后一筆是短橫。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7課,齊讀課題。
二、 學習課文
1.再讀課文,用“——”劃出小男孩犯下的過失,用“~~”劃出怎樣承擔過失。
2.小男孩犯下的過失是什么?
交流,出示:
他/飛起一腳,球/似出膛的炮彈,射出了場外,正巧/擊碎了一戶人家的玻璃窗。
學習生字“擊碎”,指名讀,齊讀,書寫指導。
自由讀,注意停頓。
交流讀,教師點撥。
齊讀。
3.(過渡)這家的主人很生氣,要小男孩賠償。
學習生字“賠償”,指名讀,齊讀。
4.(出示)小男孩回到家,把這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父親。他對父親說:“ ————
————————。”
正音并理解“一五一十”。
說話訓練。
5.父親又是如何對待他的過失?指名讀第二節(jié)。
。ǔ鍪荆└赣H板著臉沉思了一會兒,說:“家里是有錢,但是不能給你,你應該對自己的過失負責。這錢可以先借給你,不過,一年后必須還給我!
學習生字“負責、必須”,指名讀,齊讀。
父親說了幾句話?指名分讀。
家里有錢為什么不給小男孩?(要小男孩承擔過失,負起責任。)
比較:
這錢可以先借給你,不過,一年后必須還給我。
這錢可以先借給你,不過,一年后還給我。
兩個句子意思一樣嗎?父親用“必須”這個詞說明什么?
讀好父親的話,齊讀。
6.小男孩又是如何來承擔過失的呢?
。ǔ鍪荆⿵拇,小男孩每天放學以后,就去洗盤子掙錢。半年過去了,他不知洗了多少盤子和碗,終于掙足了錢。
從這些畫線的詞中你讀懂了什么?
“半年”是多少天?(188天)“每天”都去洗碗掙錢,說明時間長。
“不知洗了多少”說明數(shù)量多。
“終于”說明掙足錢不容易。
自由讀,讀好這段話。指名讀,齊讀。
7.當他把錢還給父親時,父親又是怎樣對待的?
(出示)當他把錢還給父親時,父親拍拍他的腦袋說:“一個能為自己的過失負責的人,將來是會有出息的!
學習生字“出息”,指名讀,齊讀。
(出示)父親板著臉沉思了一會兒,說:“家里是有錢,但是不能給你,你應該對自己的過失負責。這錢可以先借給你,不過,一年后必須還給我!
。◣熞x)半年前,當小男孩犯下過失時,父親板著臉說……半年后,當小男孩把錢還給父親時,父親拍拍他的腦袋說……
父親的態(tài)度一樣嗎?
從“板著臉”看出“嚴肅”,從“拍拍腦袋”看出“滿意”。
讀好父親的話,讀出不同的語氣。
8.(師述)長大后的小男孩果然很有出息,他就是里根。
三、復習鞏固
1.(出示)通過自己勞動來承擔過失,我懂得了什么叫責任。
里根通過勞動懂得了什么叫責任,那你們通過學習課文懂得了什么是責任?
。ǔ鍪荆┴熑尉褪怯掠诔袚约旱倪^失。
2.其實,責任不單單指承擔過失,它還包括很多方面。
。ǔ鍪荆┬⒕撮L輩是我們的責任。
熱愛祖國是我們的責任。
樂于奉獻是我們的責任。
……
課后反思:通過咬文嚼字,學生明白了課文的主要要表達的意思,更是知道了寫作要仔細推敲,要仔細斟酌。這才是真正的語文課。
《北京》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讀8個生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了解老人堅持做天游峰的掃路人的原因,感受老人熱愛勞動的精神、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教學重點:了解老人堅持做天游峰的掃路人的原因。
教學難點:體會老人的語言。
教學準備:搜集有關武夷山、天游峰的資料。
一、認讀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1、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及帶有生字的詞語。
2、檢查讀音
3、重點朗讀:頗 循 棱 豁
4、朗讀課文:四人小組采用拉火車的形式朗讀一遍;再請一小組朗讀展示。
二、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老人的情感 。
1、指名讀課題后回答:根據(jù)課題說說課文屬于哪一類文章?(人)它寫的是哪兒的什么人?(在這兒把老人的樣子讓學生找到)介紹一下你了解的天游峰?
2、快速瀏覽課文回答:作者在描寫這位老人時,重點描寫老人的什么?(語言)教師可以補充還有(神態(tài))
3、自學:劃出描寫老人語言及神態(tài)的句子,體會老人為什么堅持做天游峰的掃路人?
4、交流:
重點:語言————“不累,不累,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薄翱晌覍嵲陔x不開這里,我能舍得走嗎?”“30年后,我照樣請您喝茶!”
神態(tài)————輕輕松松、自在悠閑、悠然、開懷大笑。
感受: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在理解過程中,練習有感情朗讀。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
1、四人小組內(nèi)分角色朗讀練習,]
2、請小組展示,其他同學評議再朗讀。
四、 課堂小結(jié)。
1、從這篇課文中,你了解了一位怎樣的老人?
2、從這篇課文中,你了解怎樣描寫人物?
五、作業(yè)。仿照這篇課文,寫一個自己熟悉的人物。
《北京》教學設計4
知識目標:
認讀5個字;體會擬人句、比喻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能力目標:
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靈泉”給“我們”的童年生活帶來的樂趣。
情感目標:
體會作者對泉水、對家鄉(xiāng)的喜愛之情及對童年生活的留戀。
教學重點:
體會“靈泉”給“我們”的童年生活帶來的樂趣,體會作者對泉水、對家鄉(xiāng)的喜愛之情及對童年生活的留戀。
教學難點:
體會“靈泉”給“我們”的童年生活帶來的樂趣,體會作者對泉水、對家鄉(xiāng)的喜愛之情及對童年生活的留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這是一眼怎樣的泉水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學習課文。
二、新授。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了解課文內(nèi)容。
2.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畫出讀不準的字音。
集體訂正字音:
苔蘚浸出來干涸腳爪乳汁
3.默讀課文,思考并討論:文章主要寫了哪些內(nèi)容?可以分為哪幾部分?
課文可分為三部分:
。1)(1——2):“我們”村后的密林中有一個小小的泉,叫“一碗水”,它總是只有一碗水。
。2)(3——8):“我們”上山砍柴或采蘑菇時,就到這里休息喝水;樹林里的松鼠、山喜鵲、小鹿等各種動物,常到這里喝水聚會。
。3)(9):贊美“一碗水”是一眼靈泉。
4.提出不懂的問題,在小組或全班解答。
默讀思考交流:說說這小小的泉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樂趣?
自己默讀思考。
小組內(nèi)交流。
教師幫助梳理、歸納。
樂趣主要有:上山砍柴或采蘑菇時,到這里休息、喝泉水、吃晌飯,使我們在勞動之余享受生活的樂趣;可以看著可愛的小松鼠、山喜鵲、小鹿等動物喝水、嬉戲,泉水給我們提供了和小動物們近距離接觸的快樂;激發(fā)了我們對一些問題的思考、探索的興趣;使我們能夠親近大自然,體會到大自然的美妙等。
5.選擇印象深刻的段落,練習朗讀,體會泉水給我們帶來的樂趣。
6.圍繞課后第2題思考題討論。
體會這些句子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1、2、4句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分別把小松鼠、山喜鵲、鳥兒們當成人來寫,這樣寫的好處是,使句子更形象、更生動、更有趣,表達出喜愛之情。第3句用了比喻的寫法,把草比喻成閃著綠光的緞子,突出草地的平坦,突出了草長得好,顏色嫩綠。
板書設計:
孩子們在泉水旁吃晌飯、喝泉水
靈泉
樂趣
小動物們到這里喝泉水、聚會
《北京》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讀8個字。
能力目標: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情感目標:體會修建半邊井的人關愛他人的品質(zhì),懂得要關懷周圍的人。
教學重點:體會修建半邊井的人關愛他人的品質(zhì),懂得要關懷周圍的人。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給生字注上拼音。標好自然段序號。
2.再練習讀課文,要求不加字、不丟字、把句子讀正確讀流利。
3.檢查讀課文,注意糾正字音。聽的同學要認真,看誰聽出問題。
二、閱讀感悟,學生質(zhì)疑,根據(jù)學生的問題思考:
1.“半邊井”什么樣?默讀課文,用直線畫出來。
學生默讀課文,畫一畫
說說“半邊井”的樣子。
2.鹿港人為什么要修半邊井?默讀課文,用括號標出來。
。1)學生默讀課文,想、找、標
(2)個別發(fā)言。
(3)讀一讀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體會修建半邊井的人關愛他人的品質(zhì)。)體會“半邊井”歷史悠久。
(4)當我介紹完半邊井的來歷時,游客們都會露出敬佩的表情,還會說
。5)出示句子 鹿港鎮(zhèn)是一個有人情味的地方
重點討論“為什么說鹿港鎮(zhèn)是一個有人情味的地方?”
。6)你就是去半邊井的一名游客,聽力介紹,你會說:個別讀句子。
進一步體會鹿港人關愛他人的品質(zhì)。
三、說說自己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提出問題,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討論。
四、作業(yè)。
閱讀語文讀本中的《我是蘋果》
板書設計:
半邊井
歷史悠久 樣子獨特 人情味濃
課后反思:
學生能夠講出修建“半邊井”的目的,結(jié)合實際說出了同學之間互相幫助的事例,但是讀的不夠充分。
《北京》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字詞,會認 13 個生字,會寫 10 個生字,并結(jié)合詞語的學習,理解字義,識記字形。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麗和巨大的變化。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首都的意識和感情。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2.教學難點:通過朗讀和感悟讓學生感受到北京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現(xiàn)代化大都市的氣息,從而培養(yǎng)學生產(chǎn)生熱愛和向往之情。
[教學準備]
與教學有關的影像資料、字詞卡片。
[課時安排] 2 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你知道祖國的首都?北京嗎?去過北京或了解北京的同學說一說你印象中的北京?梢越Y(jié)合照片和收集到的圖片及文字資料說一說。
。ù谁h(huán)節(jié)設計旨在調(diào)動學生的積累,給予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
2.北京是一本厚厚的線裝書,書里有周口店的北京猿人,有數(shù)百年的帝王將相,有世世代代勞動人民偉大的創(chuàng)造;北京是一幅多彩的油畫,畫里盛開著鮮花,馬路上車流和人流不息,散發(fā)著濃郁的現(xiàn)代氣息。(教師浸潤著豐厚文化氣息的描述,使學生心中的北京更加豐滿、神秘。)
3.現(xiàn)在我們就去看一看課文是怎樣描寫北京的。(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一)初讀課文
找出生字,自主認記。邊讀文邊圈畫出文中的生字,反復認讀,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二)匯報交流識字成果
1.認讀生字。
出示要求會認的生字,你認識這個字嗎?在哪見過它,是怎么認識的?
。ㄗ鹬貙W生的認知水平,調(diào)動他們的識字積累,給學生搭設展示自我的舞臺,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
2.自主匯報,讀出字音,說出自己記的方法,組詞、說話。
熟字加偏旁:優(yōu)、陰、壇、城、圖
熟字減偏旁:央(英)、旁(膀)、交(校)
形近字:巾?市
偏旁相同的字:壇、城 國、圖
編字謎:略
3.教師強調(diào)字音的重點,認清字形的方法。
翹舌音:莊、周、廈
前鼻音:嚴、拼、壇
后鼻音:央、莊
多音字:似:似乎(sì)似的(shì)
。ㄈ╈柟虣z測生字
1.用生字卡片檢測:開火車讀、指名讀。
2.出示詞語和句子檢測。
詞語:瓦房、姓周、張莊、拼音、拼圖、圖案、案件、花壇、大廈、中央電視臺、英雄紀念碑
句子:北京有許多名勝古跡和風景優(yōu)美的公園。
天安門城樓和天安門廣場位于北京城的中央,人民英雄紀念碑莊嚴地矗立在天安門廣場上。
北京有天壇、地壇、日壇、月壇以及新建的中華世紀壇。
三、指導寫字
1.鞏固“央、交、市、旁、國、圖”六個字的讀音,組詞、說話。
2.引導學生自己觀察生字,并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同學和老師。
3.結(jié)合學生的發(fā)現(xiàn),重點指導寫“央、旁、圖”三個字。注意“央”字的橫要寫得長一些,寫在橫中線上,撇是豎撇,在豎中線上起筆;“旁”字的禿寶蓋的橫要長些,覆蓋住下面的“方”字。
4.教師范寫。
5.學生練習寫字。
6.展示學生的書寫作業(yè)并做評價。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測課文是否能夠讀正確。(每人讀一自然段,同學和老師共同評價。)
2.通過讀課文,北京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在課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畫出來。
五、作業(yè)
1.認真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分別從幾個方面向我們介紹了北京是個美麗的城市的。
2.抄寫“央、交、市、旁、國、圖”六個生字。
3.練習把課文讀流利。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測
1.讀一讀生字卡片,并選擇一個或幾個字組詞或說一句話。
2.讀詞語卡片:綠樹成陰、鮮花盛開、風景優(yōu)美、來來往往、高樓大廈。
二、朗讀感悟
1.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北京的美麗?
2.理解感悟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讀第二自然段。
(2)出示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特寫,讓學生感受到天安門的雄偉與壯觀。
(3)帶著自豪的心情練習朗讀這一段,說出自己的感受。
3.理解感悟第三自然段。
。1)播放北京的風光短片,讓學生感受北京街道兩旁綠樹成陰、鮮花盛開的美麗和交通的發(fā)達。(此環(huán)節(jié)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文中“綠樹成陰、綠毯似的草坪、川流不息”等關鍵詞語,感受北京的美麗。)
(2)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到風光片中的文字,讀一讀。
。3)在課文中找到描寫北京柏油馬路、立交橋美景及交通發(fā)達的詞語,畫出來,聯(lián)系課文說說這些詞語的意思。
。4)朗讀練習,讀出北京的美麗。
4.理解感悟第四自然段。
。1)朗讀第四自然段,理解名勝古跡的意思。(理解關鍵詞語是讀懂句子的基礎,因此要抓住重點詞語讓學生理解。)
。2)說出自己知道的北京的名勝古跡、公園及高樓大廈,并用自己的話作簡單的介紹,感受北京的古老與美麗。
三、朗讀抒情,背誦積累
1.帶著對北京的熱愛之情練習朗讀全文,感受北京的'美麗。
2.練習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四、寫字指導
1.鞏固“優(yōu)、陰、壇、城”四個字的讀音。
2.引導學生自己觀察生字,并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同學和老師。
3.根據(jù)學生的發(fā)現(xiàn),重點指導寫“優(yōu)”和“城”三個字。注意這兩個字要寫得左窄右寬,寫好“城”字的斜鉤。
4.教師范寫。
5.學生練習寫字。
6.評出最佳作業(yè)和小小書法家。
五、作業(yè)
1.抄寫本課新學的生字和書后“讀讀記記”中的詞語。
2.收集描寫北京的課外讀物進行閱讀。
《北京》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會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奕秋通國教誨俱學弗若曰矣。
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根據(jù)注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說說課文的內(nèi)容。
情感目標:
懂得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學難點:
懂得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想帶領大家去尋寶。這可不是金銀珠寶,而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文言文,文言文語言簡練,含義深刻。
出示“書讀百遍其義自見(xiàn)。”(學生齊讀)能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一是“讀”,能正確隔詞斷句,把課文讀通讀順。
二是“義”,能根據(jù)注釋了解每句話的意思。
三是“悟”,能結(jié)合實際,體會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二、初讀課文,將課文讀通順。
1.課前布置同學們預習課文了,誰想展示一下?
2.指名讀,學生評價,教師指導讀好文言文速度要慢,能正確隔詞斷句。
3.師范讀課文。讀出抑揚頓挫的韻味,讀一遍。根據(jù)老師讀的用筆在文中標出停頓,并在心里跟著老師讀。生給老師評議。
4.自己練習讀,讀不好的地方可以請教小伙伴,也可以問老師。
5.指名讀,挑戰(zhàn)讀,師生評議。
6.齊讀。
三、整體感悟大意。
1.對照著課本中的注釋,結(jié)合著插圖,自己試著揣摩每句話的大意,如果遇到不懂的問題作上標記,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課文大意,把自己不理解的問題提出來,共同討論。還有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老師和同學共同討論解決。
2.全班交流:
3.給下面的文段加上標點并翻譯全文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明確: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4.從上文概括出兩個成語:專心致志心有旁鶩
5.譯文:
弈秋是全國著名的下棋高手,讓他同時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聚精會神,一心只聽從弈秋的教導。另一個人雖然表面上也在聽,實際上卻一心想著有只天鵝將要飛來,想拿弓箭去射它。這樣學下棋,盡管和前一個人一起學,成績肯定趕不上人家。(難道)這個人的智慧不如那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
。1)小組代表說課文的大意,互相評議,補充。只要主要意思不錯即可,學生說不準的,教師給予點撥。師適當板書。
。2)師說課文大意。生評議。
。3)小組質(zhì)疑,同學討論,教師點撥。
四、交流感悟。
1.課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指名說。
師總結(jié)并板書(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專心致志、善始善終、一心一意等,不能三心二意,)
2.你做到了嗎?今后你打算怎樣做呢?學生交流。
師小結(jié):會讀,能理解課文大意,能領悟其中的道理、認識了文言文,等等,這都是無價之寶,只要你繼續(xù)努力,你會找到更多的寶藏。
五、品讀,讀出其中的韻味。
六、小練習:幫助學生背誦。
1.出示部分課文內(nèi)容,一些重點詞句用括號表示,讓學生試著填空。
2.學生自己練習。
3.指名交流。
4.同桌互相檢查。
七、課堂小結(jié)
八、作業(yè)。
正確地背誦并默寫課文。自己設計作業(yè)。
板書設計:
學弈
一人 一人
專心致志 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
一心一意 不能三心二意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課文材料的翻譯訓練,熟習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了解文言文翻譯的要領。
2、理解專心致志在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了解文言文翻譯的要領
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弈秋敗弈》選自《劉子·專學》,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呢?
二、詞語點讀。
“非弈道暴深”,弈道:此處可解釋為解決棋的困難局勢的對策。暴:突然。深:深奧、復雜!扒橛袝喊怠保核枷搿⑿睦砩铣霈F(xiàn)了暫時的糊涂。情:此處可理解為思想、認識、心理等。暫:暫時。暗:糊涂,不明白“笙猾之也”:笙曲干擾了他;簲_亂,干擾。之:代詞,他,指秋。
三、出示文言語段,要求學生點讀翻譯。
四、用自己的話說說全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五、弈秋失敗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六、讀一讀,練習背誦。
課后小結(jié):學生運用學習的知識自己學習第二篇古文,學生能夠運用課文材料,進行翻譯訓練,熟悉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了解文言文翻譯的要領。
《北京》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認讀13個字。朗讀課文。了解神州五號飛船從天外安全返回祖國大地的經(jīng)過,產(chǎn)生驕傲自豪的感情。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了解神州五號飛船從天外安全返回祖國大地的經(jīng)過,產(chǎn)生驕傲自豪的感情。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注意認讀字的發(fā)音。
1.生自由讀課文,看你能不能達到正確流利,注意認讀字的發(fā)音。
2.指名朗讀,注意指導難句的斷句。
二、交流資料
關于神州五號的資料。關于神州六號的資料。
老師補充神州的的發(fā)展史
三、自學課文
1.出示自學提示:
。1)默讀課文,想一想為什么會用這么都么多時間的時間詞語?如果去掉這些時間詞再讀課文你有什么感受?表現(xiàn)了科學家的什么品質(zhì)?
(2)生默讀后小組交流。
2.匯報結(jié)果:一方面,可以使文章條理清楚,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了返回過程中科學工作人員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四、學習課文:
1.默讀課文,劃出楊利偉與指控中心的對話,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想像體會當時的情景。
2.指名朗讀。
3.瀏覽全文,使這給課文分三部分,說說每部分寫了什么?
(1)生獨立分,前后位交流。
(2)指名說訂正。
4.那課文是按什么順序講述這件事情呢?(按照時間順序?qū)懙模?/p>
五、說一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可以怎樣概括?
六、作業(yè):朗讀課文
《北京》教學設計9
教材分析:
這個單元選的都是少數(shù)民族的音樂,旨在通過音樂實踐活動,使學生從各種豐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少數(shù)民族的音調(diào)風格極其風土人情,拓寬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
《巴塘連北京》是新人音版第十冊第二單元《歡樂的村寨》其中的一個教學內(nèi)容。歌曲為2/4拍、C宮調(diào)式、二個樂句構(gòu)成的一段體。歌詞把東方的彩虹比擬成通向北京的云間金色大路,十分形象生動。第二樂句的句首緊接著第一樂句的尾音,曲調(diào)在五度跳進后作了一個旋律波浪形起伏,好似一條金色的大路逶延伸展,盡情地抒發(fā)了藏族人民向往首都北京和熱愛黨、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歌曲結(jié)構(gòu)十分簡練,曲調(diào)短小而又優(yōu)美,節(jié)奏富于舞蹈的律動感,它又以人們喜聞樂見的民間歌舞形式,由領舞者用牛角胡或二胡在隊前領舞伴奏,男女分成兩個圈,自右向左載歌載舞,故又稱“巴塘弦子”。
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能夠唱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學樂譜,個別學生學習樂器,識譜能力強,在音樂學習中能起到較好的引領作用。在演唱方面,氣息的運用、聲音的控制能力有待提高。在識讀樂譜方面有一定的基礎,但對于跨小節(jié)的節(jié)奏把握困難,視唱音準欠佳。對于這一特點,在設計本節(jié)課時,教師力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長處,通過節(jié)奏訓練的方式,層層深入的步入跨小節(jié)的節(jié)奏,使學生首先讀準節(jié)奏,再通過多方聆聽、教師多次范唱以及跟范唱接唱等形式,結(jié)合肢體動作逐漸準確演唱難點樂句,同時利用鋼琴牽引學生矯正音準,在大量的音樂實踐活動中,鍛煉學生識譜能力、提高音樂技能、培養(yǎng)音樂表現(xiàn)力。
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少數(shù)民族藏族的音調(diào)風格和風土人情,以激發(fā)對民族音樂的熱愛,初步了解巴塘人民對黨對祖國的熱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采用模仿、聆聽、體驗、探究、合作交流等手段,通過旋律接龍、自主學習等形式,流暢自如的完成歌曲演唱,表達歌曲感情。
3.知識與技能目標:
感受了解切分節(jié)奏,高音能夠用感情演唱,掌握一定的發(fā)聲方法。
體驗弦子舞的最基本舞步。
教學重點:能夠用連貫的氣息、準確的舞蹈動作和優(yōu)美抒情的歌聲進行《巴塘連北京》。
教學難點:歌曲中第2、3小節(jié)中連音線、圓滑線的唱法,跨小節(jié)的切分音的唱法。
學生準備:
1、通過不同的方式搜集資料,了解有關西藏、巴塘、藏族人的知識,收集相關文字及圖片資料。
2、聽一聽藏族民歌。
教師準備:
1.練習藏族舞蹈。
2.搜集有關西藏、巴塘、藏族人的文字及圖片資料,制作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教師:時空穿梭,我們來到了四川西藏巴塘,巴塘的人們在干什么呢?
。úシ乓曨l:太空中旋轉(zhuǎn)的地球——西藏地圖——巴塘)
。ㄒ曨l截自:北緯30°·中國行 遠方的家:弦子故鄉(xiāng)巴塘)
教師課件出示:播放視頻《巴塘的弦子》。
教師:看巴塘人跳得多熱鬧,我們也來跳一跳。
學生站成圓圈,模仿視頻舞蹈動作跳起弦子。
老師邊跳遍提醒: “三步一撩”、“一步一靠”、“跺踏步擺袖”、“獻哈達”……
二、學習巴塘弦子舞。
1.了解巴塘弦子舞。
教師:剛才我們和巴塘人一起領略了他們的弦子舞,怎么樣開心嗎?你對弦子舞有多少了解呢?
視頻播放《巴塘弦子簡介》。
弦子,發(fā)源于四川巴塘,又叫“巴塘弦子”。巴塘弦子舞是一種優(yōu)美抒情的藏族舞蹈,具有“長袖善舞”的特點,表演時,由數(shù)名男性持拉弦樂器“畢旺”(胡琴)在隊前演奏領舞,其余舞者則和他們一起邊歌邊舞。
“三步一撩、一步一靠”是巴塘弦子舞的基本律動特點,其含胸、顫膝及長袖的繞、托、撩、蓋等動作形成了不同一般的地域舞蹈特色。每逢喜慶佳節(jié),集會野營、勞動之余,人們聚集在壩子跳起弦子舞。
2.學習弦子舞。
教跟著老師學幾個簡單的弦子舞動作:
第一個動作:平步拂袖手。 第二個動作:踏點步雙晃手。
第三個動作:三步一撩。 第四個動作:甩袖拂胯手。
第五個動作:跺踏步擺袖。 第六個動作:獻哈達。
教師:學會了這些動作,下面就請大家自由創(chuàng)編組合,表演整首歌曲。
(學生分組創(chuàng)編組合動作。)
播放《巴塘連北京》伴奏音樂。
學生分組表演自己的動作組合。
3、評價激勵
(1) 小演員自評
(2) 老師總結(jié)小演員的表演、觀眾的表現(xiàn),以激勵為主。
4.弦子舞歌舞表演。
個別表演
三、自主學唱《巴塘連北京》。
1.初步感受音樂。
課件播放《巴塘連北京》伴奏音樂,教師范唱歌曲。
這首歌曲的速度、曲調(diào)、情緒有什么特點?這首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找一找這段旋律都由哪些音組成。
2、學唱歌曲。
課件播放《巴塘連北京》歌曲。
。▽W生用聽唱法學習歌曲。)
3、結(jié)合樂譜,視唱法與聽唱法相結(jié)合,解決難點樂句。
教師:說說自己在聽唱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1) 跨小結(jié)的切分節(jié)奏。
解決方法:①劃拍視唱“彩虹啰”,把握節(jié)奏。
、趶娬{(diào)長音后面的尾音“6”。
。2)一字多音:北京。
解決方法:①視唱準確掌握旋律。
、趶摹氨薄弊值淖忠羧胧郑龑W生以拼字的方法“bei—ei”,采取歸韻的方式,結(jié)合語調(diào)唱準、唱清一字多音。
(3)一字多音:“緊相連”。
解決方法:
①體會前十六后八緊湊的音樂感覺。
、趯⒐(jié)奏與歌詞涵義以及語感相結(jié)合,配合擊掌動作準確演唱。
4、練唱歌曲。
。1)、伴隨音樂,師生接龍,嘗試演唱歌曲。老師唱第一句,同學們唱第二句……
。2)、學生隨老師的琴聲齊唱歌曲。
。3)、點生演唱歌曲,一男一女PK賽。學生點評。
、、完整的隨伴奏音樂演唱歌曲。
4、唱好歌曲。
。1)、把握歌曲整體感受。
巴塘由于地理環(huán)境的限制沒有車也沒有鐵路,所以呢巴塘人民很少和外界交往,特別想了解外面的世界,特別想走出去看一看,這條路能把巴塘和向往已久的北京緊緊相連,可以說這是一條寄托著巴塘人民夢想的路。……所以這首歌曲表達了藏族人民對公路修筑好后的喜悅心情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川藏公路”圓了她們的夢想,她們親切地稱它“金色的路”,從此那里就傳唱出了很多像《巴塘連北京》這樣的歌曲。
提問:如果你是生活在那里的人,看看身邊美麗的景色,想想可以去北京天安門看升旗了,你會用怎樣的歌聲來演唱呢?
學生練習
。2)、引導學生近一步總結(jié)歌曲特點,介紹這是一首四川巴塘的藏族民歌。
教師:由于多數(shù)藏族人都是以放牧為生的,放牧閑暇眼望著一望無際的高原,是那么的無拘無束,于是唱出的歌兒也像他們的心境一樣無拘無束。他們的地域遼闊,
因此長音較多;還有許多襯詞、一字多音,節(jié)奏變化,疏密相間等。
聽老師范唱長音。
提問:剛才老師在這個長音處延長了幾拍?
學生跟著老師學唱。
指導襯詞“啰”的唱法:演唱襯詞“啰”要用甜美的聲音,近一步抒發(fā)情感。
介紹藏族民歌特有的顫音唱法,指導學生模唱:
教師在樂句末長音處融入顫音進行范唱,學生體會與自己唱得有何不同?
、俳處煼冻,學生聆聽體會顫音演唱的特點。(2個顫接1個長音)
、谝龑W生結(jié)合眼神以及晃頭動作體驗顫音。
長音加顫更加凸顯什么感情?
學生:幸福、自豪、神氣。
四、延伸拓展
教師:同學們,藏族人民個個能歌善舞,西藏是歌唱家的搖籃,勤勞勇敢的藏族人民每天勞動之余會對著遼闊的草原、寬廣的天空放聲歌唱,你聽!那高亢、嘹亮、自豪的歌聲仿佛把我們帶入了世界屋脊、雪域高原……
課件播放《青藏高原》歌曲。
師點擊課件,學生聽賞 。
五、教學小結(jié):
巴塘——弦子的故鄉(xiāng),歌舞的海洋。巴塘弦子不僅風靡全國,而且蜚聲海內(nèi)外,成為了藏民族文化藝術(shù)寶庫中的一朵奇葩,為我們的民族藝術(shù)驕傲自豪吧!隨著悠揚的琴聲,讓我們跳著婀娜的弦子結(jié)束今天這節(jié)課。
《北京》教學設計10
教學目的:
1、 認識“央、瓦”等14個生字,會寫“央、交”等10個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好的部分。
3、 積累好詞,了解北京的變化,熱愛北京,熱愛祖國。
教學重點:教學目的1、2
教學難點:教學目的3
課前準備:新北京圖片及資料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 提問:我們的祖國叫什么?她的首都在哪里?
2、 播放北京的有關介紹片段,激發(fā)學生了解北京的興趣。
3、 板書課題,揭示本堂所學內(nèi)容進入新課。
二、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 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注意看準字,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記住它。
2、 同桌互考生字,難記的交流認字方法,看哪組能最快記住所有的生字。
3、 學生交流認字過程中最難記的字,并啟發(fā)學生自己想方法記憶。
4、 重點字教師提示并講解。
似:在“似的”一詞中,字音為shi;
廈:在“大廈”一詞中,字音為sha;
闊:讀音為三拼的“kuo”,而不是“ko”。
5、 讀生字并組詞。
6、 根據(jù)字形組合猜字謎,學生復記生字。
“莊”、“闊”、“周”、“似”、“拼”、“案”、“廈”、“壇”。
7、“土”還有哪些字。
(1) 區(qū)別“壇”、“城”并練習書寫;
(2) 自學城市的市怎樣寫。
8、掌握筆順寫“央”字。
三、再讀課文,熟悉課文內(nèi)容,再認生字。
1、 再自讀課文,看誰能讀得最流利。
2、 小組接力讀,開展競賽。
3、 讀自己最喜歡的部分,邊讀邊體會,并爭取把它背下來。
四、鞏固本堂所學。
1、 全班抽認生字卡。
2、 小火車抽認生字并組詞,學生判斷正誤。
3、判斷正誤。
4、聽寫所學四個要求會寫的字并注音。
“中央”、“花壇”、“城市”。
第二課時
一、 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
1、 開火車抽認生字卡。
2、 重點字抽認。
二、 課文,理解內(nèi)容。
1、 自己讀課文,最喜歡哪兒就多體會體會,并告訴大家為什么喜歡它。
2、 走入北京,讓我們細細地品味和欣賞新北京的美麗。
第二自然段:
。1)齊讀該段,提問:你了解了北京地什么?
(2)你能把你了解到的畫下來,再當小導游介紹給大家嗎?
。3)看著圖再讀,邊讀邊想象,邊讀邊體會天安門的美。
第三自然段:
。1)自己讀該段,邊讀邊想:這一段給我們介紹的是北京的什么?
(2)聽老師讀,邊讀邊想象,你看到了些什么?覺得怎樣呢?
。3)自己反復再讀讀,把你覺得美的地方勾出來,并想想它的樣子。
(4)體會讀。/article/
。5)課后讀一讀。
第四自然段:
。1)請人讀,邊聽邊想:北京還有什么?(名勝古跡、公園、高樓大廈)
(2)老師介紹:
是啊,北京有聞名世界的故宮、萬里長城,這些宏偉壯麗的名勝古跡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北京有風景如畫的頤和園,山水相映、美不勝收,到處是綠樹,鮮花爭奇斗艷到處盛開,就像一個美麗無比的大公園,令人留戀忘返,北京處處是凌立的高樓,一片繁榮的現(xiàn)代都市景象,你喜歡北京嗎?
(3)激發(fā)情感再讀此段。
3、品讀全文。
。1)首尾段齊讀,中間段落分組讀。
(2)體會感情反復品讀末段。
三、 擴展活動。
展示收集資料,談談你所理解的北京的新變化。
四、 寫字教學。
1、教師提示:
“旁”第6筆是橫鉤。
觀察“國”、“圖”指導寫方框。
板書設計:
10、北京
北京 中國的首都
天安門 紅墻 黃瓦 廣場 紀念碑
美 柏油馬路 立交橋 愛
名勝古跡 公園 高樓
《北京》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精讀課文,了解蜜獾和導蜜鳥、?r和紅海葵、鱷魚和千鳥互惠互助的事,激發(fā)學生
2、上網(wǎng)閱讀有關資料,說說還有哪些動物之間存在著互惠互助的現(xiàn)象。并仿照課文的構(gòu)段方式寫一個動物之間互惠互助的小故事。
教學準備:網(wǎng)絡課件
教學過程:
一、齊讀課題
教師:動物之間不光有競爭,還有互惠互助的故事呢?課文給我們介紹了哪些動物之間互惠互助的故事?
二、網(wǎng)上自學課文。
1、教師:你對哪一組動物之間互惠互助的故事最感興趣,你就選擇相應的這個自然段,好好地讀讀課文。為了幫助你更好地讀懂課文,你可以先打開“學習提示”,自己讀一讀。
2、學生自己讀一讀“學習提示”。
3、學生自主選擇最感興趣的一組動物自學。讀課文,結(jié)合圖片等。
4、學生之間交流學習體會、學習收獲。
三、創(chuàng)設情景。
1、教師:動物電視臺的一位小記者,聽說了動物之間還有互惠互助的故事,非常感興趣,想來采訪這幾組動物,她想讓大家?guī)退龀鲋饕猓稍L時,可以提哪些問題?
2、學生幫助小記者提問。
3、采訪活動。學生可以以小記者的身份自由采訪,其他學生則是剛才自己選讀的那組動物的角色。小記者自由采訪,想問什么就問什么。
4、相機指導讀好課文。
四、拓展學習。
1、教師:動物之間互惠互助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想不想進一步了解。
2、學生點擊“知識拓展”,選擇3-4個故事,瀏覽閱讀。還可以點擊“視頻欣賞”看幾段錄象。思考:誰和誰互惠互助?他們之間是怎樣互惠互助的?
3、仿照課文2、3、4自然段,寫一個動物之間互惠互助的小故事,用文字發(fā)表在交流區(qū)。
4、交流評議。
《北京》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通過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幫助學生對帶有這些偏旁的字進行歸類。通過抄寫句子的練習,引導學生廣泛的閱讀,鼓勵學生在閱讀中積累佳句,通過口語交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在閱讀短文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語言的美,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積累習慣。通過寫字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廣泛的閱讀,鼓勵學生在閱讀中積累佳句,通過口語交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寫出相同偏旁的字。
1、比較每組兩個偏旁。
2、獨立寫出帶有下列偏旁的字。
3、同桌訂正。
二、抄寫句子。
1、說說你都讀過哪些書?給大家說說書的內(nèi)容。
2、你最喜歡哪句話?讀讀聽聽。
3、抄寫句子,注意別抄錯字。
4、檢查:讀一遍,有沒有多字少字現(xiàn)象。對照看,有沒有錯別字。
三、讀兒歌。
1、借助漢語拼音獨立閱讀。
2、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
3、邊讀邊想象,感受詩歌的優(yōu)美和冬天的神氣。
4、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冬天。
5、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
6、朗讀比賽。
7、自己寫幾個描寫關于冬天的詞語、成語或句子。
四、寫字。
1、觀察字的結(jié)構(gòu)。
2、指導書寫。
3、獨立書寫,把字寫勻稱。
課后反思:在讀短文時學生基本能夠讀出自己的感受,學生初步對積累詞語有了認識。
《北京》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認識"央,瓦"等14個生字,會寫"央,交"等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好的部分。
3,積累好詞,了解北京的變化,熱愛北京,熱愛祖國。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詞,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學會本課的生字,感受祖國首都的美麗。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說說北京,導入新課
1,說說你知道的北京。
2,課件出示:美麗的北京。
展現(xiàn)北京古老的文明和現(xiàn)代的文明:天安門廣場,立交橋,頤和園,故宮,中華世紀壇……
請同學們認真觀看。說說你看到的北京。
3,北京多美呀!今天,我們一起出發(fā)去北京游玩。
二,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注意看準字,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記住它。
2,同桌互考生字,難記的交流認字方法,看哪組能最快記住所有的生字。
3,學生交流認字過程中最難記的字,并啟發(fā)學生自己想方法記憶。
4,重點字教師提示并講解:
似:在"似的"一詞中,字音為shi。
廈:在"大廈"一詞中,字音為sha。
闊:讀音為三拼的"kuo",而不是"ko"。
5,讀生字并組詞。
6,記準字形:
教師根據(jù)學生匯報出示下面的生字:
央瓦闊雄油陰交川跡優(yōu)
1)學生自由識記,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2)小組討論,交流識字方法。
3)對大家認為比較難的字或教師認為易錯的字進行重點指導。
央:最后一筆是"捺"。
瓦:筆順是,一共四筆。
碑:右邊的筆順是"撇,豎,橫折,橫,撇,橫,豎"
6。指導書寫:
闊:"門"要寫得寬大一點。
雄:左右一樣寬,右邊的""是四橫,不要寫成三橫。
碑:左窄右寬。
三,再讀課文,熟悉課文內(nèi)容,再認生字
1,再自讀課文,看誰能讀得最流利。
2,小組接力讀,開展競賽。
3,讀自己最喜歡的部分,邊讀邊體會,并爭取把它背下來。
四,鞏固本堂所學
1,全班抽認生字卡。
2,小火車抽認生字并組詞,學生判斷正誤。
3,判斷正誤。
4,聽寫所學四個要求會寫的字并注音:
"中央","花壇","城市"。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
1,開火車抽認生字卡。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
中央、黃瓦、寬闊、雄偉、紀念碑、柏油
綠樹成陰、立交橋、川流不息、古跡、優(yōu)美
立、、似的、拼圖、圖案、大廈
二,課文,理解內(nèi)容
1,自己讀課文,最喜歡哪兒就多體會體會,并告訴大家為什么喜歡它。
2,走入北京,讓我們細細地品味和欣賞新北京的美麗:
第二自然段:
、琵R讀該段,提問:你了解了北京地什么
、颇隳馨涯懔私獾降漠嬒聛,再當小導游介紹給大家嗎
⑶看著圖再讀,邊讀邊想象,邊讀邊體會天安門的美。
第三自然段:
⑴自己讀該段,邊讀邊想:這一段給我們介紹的是北京的什么
、坡犂蠋熥x,邊讀邊想象,你看到了些什么覺得怎樣呢
、亲约悍磸驮僮x讀,把你覺得美的地方勾出來,并想想它的樣子。
⑷體會讀。
、烧n后讀一讀。
第四自然段:
、耪埲俗x,邊聽邊想:北京還有什么(名勝古跡,公園,高樓大廈)
⑵老師介紹:
是啊,北京有聞名世界的故宮,萬里長城,這些宏偉壯麗的名勝古跡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北京有風景如畫的頤和園,山水相映,美不勝收,到處是綠樹,鮮花爭奇斗艷到處盛開,就像一個美麗無比的大公園,令人留戀忘返,北京處處是凌立的高樓,一片繁榮的現(xiàn)代都市景象,你喜歡北京嗎
⑶激發(fā)情感再讀此段。
3,品讀全文:
、攀孜捕锡R讀,中間段落分組讀。
、企w會感情反復品讀末段。
三,擴展活動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她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把你搜集來的關于北京的資料告訴大家。
《北京》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讀12個字(其中一個多音字:嘮)
能力目標:了解森警戰(zhàn)士在小木屋的生活情況,說說自己的感受。
情感目標:體會森警戰(zhàn)士對待艱苦、單調(diào)和寂寞生活的樂觀態(tài)度,以及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重點:了解森警戰(zhàn)士在小木屋的生活情況,說說自己的感受。
教學準備:北方林區(qū)的圖片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美國的森林警察,了解了他們的工作作風。在我國北方內(nèi)蒙古原始森林中,有個獨特的小木屋,那里生活著內(nèi)蒙古一群特殊的的森警部隊,他們的生活狀況是怎樣的呢?讓我們到文中去了解。
二、初步自學。
1.自讀課文:
借助工具書,邊讀課文,邊標出自然段號,理解詞語含義,試著把課文分成幾部分。
2.討論交流自學成果:
同桌互相討論不懂得詞句
提出仍然不懂得問題。
三、進一步自學。
1.出示思考題,邊默讀邊思考:
森警戰(zhàn)士在小木屋的生活是怎樣的?(在文中標劃出相關語句)
把自己感受深刻的語句有感情地進行朗讀,試著用一兩個簡單的詞語批注自己的感受。
2.分組交流討論:
課文時從那幾方面說明森警戰(zhàn)士在小木屋的生活狀況的?
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四、讀寫結(jié)合,讀中有感。
1.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開拓思路。
2.試著動筆寫一寫,列出自己的寫作提綱。
3.小組討論評議。
五、拓展延伸。
根據(jù)自己的獨特感受試著給課文再擬一個題目。
板書設計:
32北方有個小木屋飲水吃飯極其艱苦
居住條件和環(huán)境充滿恐懼樂觀、奉獻精神
業(yè)余生活單調(diào)寂寞
《北京》教學設計15
教學內(nèi)容
北京的夜景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會讀指定的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知道北京的夜景很美。
情感目標:(思想教育、心理品質(zhì)、習慣養(yǎng)成)
產(chǎn)生愛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朗讀寫字
教學難點:寫字
教具學具: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二、閱讀課文:
1、你覺得北京的夜景怎樣?
2、再讀課文,找一找北京的夜景哪美?
3、同桌說說自己的想法。
4、全班交流,同時指導朗讀:
(1)第一自然段:
燈火輝煌:想象是什么樣子?
句子后是什么號?
這句話該怎樣讀?
。2)第二自然段:
高速公路怎樣美?
邊讀邊想象美景。
說一說:
還有的燈象什么?
“看見了,看見了!”該怎樣讀?
。3)第三自然段:
大廈小區(qū)怎樣美?
邊讀邊想象美景。
。4)第四自然段:
“北京的夜景真美呀!”怎樣讀?
(5)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三、指導書寫
1、讀生字,鞏固字音,熟悉字型。
2、整體觀察生字的結(jié)構(gòu)和關鍵筆畫。
3、范寫
4、學生描紅仿寫修改。
四、練習:
1、讀一讀詞語:
一條一盞一座一片
一條條一盞盞一座座一片片
2、仿說。
課堂小結(jié):
[板書設計]
北京的夜景
公路串宅
一條一盞一座一片
一條條一盞盞一座座一片片
[作業(yè)]
自己出題給同學做
【《北京》教學設計15篇】相關文章:
《北京天安門》教學設計03-04
拼音教學設計04-05
牧童教學設計04-02
必備教學設計02-25
夏教學設計01-01
春酒教學設計12-26
雨點教學設計12-07
《安慰》教學設計10-05
《種子》教學設計10-01
《關雎》教學設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