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分類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角的分類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角的分類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①使學生會根據(jù)角的度數(shù)區(qū)分直角、銳角、鈍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關系。
②培養(yǎng)學生實際操作和觀察比較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建立各種角的概念。
難點:區(qū)別周角與射線,平角與直線。
突破方法:通過教具的演示和學生的實際操作來建立清晰的概念。
教具學具:課件,活動角,紙扇,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生成問題。
找找生活中的“角”(課件出示生活中的有關角圖片)
師:“我們已經(jīng)學過角,你知道角的哪幾部分組成的,它們各部分名稱?”
學生說出角的有關知識,教師出示角各部分名稱。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我們理解并掌握了角的概念,角的大小可用量角器來度量,角有很多種,今天我們就學習角的分類。(板書:角的分類)
1、認識平角。
。1)課件演示平角,讓學生觀察并說說這個角有什么特點?(角的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了。)
。2)請你指出這個新的角的邊和頂點各在哪里?(頂點沒有變動,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了。)
。3)這個角是多少度?(180度,因為是兩個直角組成的或者用量角器量一下。)
。4)教師指出:角的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這樣的角叫做平角。平角是180度。(板書)
(5)請學生用活動角操作,旋轉(zhuǎn)一根硬紙條,使其成為直角,再旋轉(zhuǎn)成一個平角。
。6)你能說說平角與直角有什么關系嗎?(一個平角等于2個直角。)
板書:1平角=2直角
。7)下面圖形哪個是平角?(出示ppt)
引導學生明確:圖①是一條線段,它有兩個端點,也就不是平角;圖②是兩邊在一條直線上,而且有一個端點,所以它是平角。
2、認識周角。
。1)教師演示。
把折扇慢慢打開,讓學生看清扇子把轉(zhuǎn)動了一周,也就是兩條邊重合了。
(2)教師課件出示周角的演示過程。
讓學生看出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zhuǎn)一周,知道了周角的畫法。
。3)學生操作。
把自己活動角的一條邊,旋轉(zhuǎn)一周,兩條邊重合了。
。4)師指出:通過剛才的動手操作,看出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zhuǎn)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是360度。(板書)
讓學生指出周角的頂點和兩條邊,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兩條邊重合了。明確周角是兩條射線重合。
。5)你能說說直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系嗎?
引導學生明確:1周角=2平角=4直角(板書)
3,角的分類
直角
銳角
鈍角
平角
周角
三、鞏固應用,內(nèi)化提高
1、做一做
2、判斷正誤(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指名匯報。)出示幻燈片
3、量一量,算一算
4、看圖填一填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五、板書設計:
角的分類
直角=90°
平角=180°
銳角<90°
90°<鈍角<180°
周角=360°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角的分類教學設計2
【教學內(nèi)容】:
人教實驗版第七冊課本第41頁例2、例3及練習五1、2、3題。
【設計理念】:
根據(jù)小學生自身特點,本課運用謎語導入新課,引出新的知識內(nèi)容。通過演示、學生動手操作,激發(fā)了學生興趣,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教學中讓學生動手畫、觀察、比較、討論、合作、探究,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同時,有意識的讓學生在旋轉(zhuǎn)活動角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兩個特殊角,自己提出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質(zhì)疑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再次,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體驗感知,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有好多種分類方法,選擇最合理的一種。在這個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最后通過應用深化,知識拓展使學生自己解決問題,這樣開拓了學生視野,使學生知識結構得到拔高,增強對各種角的認識。使學生體驗成功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平角、周角。通過觀察,掌握銳角、鈍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間概念。
2、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精神及合作精神。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識平角和周角。
2、理解銳角、鈍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銳角、鈍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系。
【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兩把折扇、三角板、活動角、已標明度數(shù)的角若干。
【互動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謎語導入:有風不動無風動,不動無風動有風(打一生活用品)學生猜謎語。
2、師出示扇子:如果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思考:
1、這一生活用品是什么?
2、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通過創(chuàng)設謎語情境,由扇子引出“角”,激發(fā)學生興趣,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探究,認識平角、周角。
1、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旋轉(zhuǎn),就能形成不同的角。
2、在旋轉(zhuǎn)的過程中你有什么疑問?
3、師操作成平角后向?qū)W生展示。
4、師操作成周角后向?qū)W生展示。
5、演示周角的形成過程。
。ǘ、課件展示,引導分類。
1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不同的角。
2、引導學生按自己的想法進行角的分類。
。ㄈ、比較分析,內(nèi)在聯(lián)系。
①使用活動角,請同學們判斷活動角所成的角各是哪種角?
、谀阌惺裁聪胝f的嗎?根據(jù)度數(shù),按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的順序?qū)⑦@五類角排列順序。
1、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畫角并展示。
2、同學們用活動角代替扇子也把活動角旋轉(zhuǎn)并觀察。
3、小組合作討論:
這種情況是角嗎?為什么?它有多少度?這樣的角叫什么角?它的邊有什么特點?找一找身邊的平角。
。ǚ椒ㄍ希
4、生觀察體驗得出:
1周角=2平角
1平角=2直角
1周角=4直角
5、生合作分類。
6、交流匯報
。1)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叫銳角。
(2)、等于90度的角叫直角。
。3)、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鈍角。
7、學生思考,說出五種角的大小關系。
。ㄖ芙牵酒浇牵锯g角>直角>銳角)
有意識的讓學生在旋轉(zhuǎn)活動角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兩個特殊角,自己提出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質(zhì)疑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體驗感知,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有好多種分類方法,選擇最合理的一種。
深化理解,加深學生對各種角的認識。
三、應用深化
1、教師引導學生分類。
2、練一練:(多媒體出示練習題)談發(fā)現(xiàn)。
3、動手拼角(多媒體出示練習題)。
1、學生口述分類標準。
2、生分別說出是什么角。
3、生自己觀察,判斷方法。
通過應用深化,使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加深認識。體驗成功感。
四、拓展應用
多媒體出示生活中的練習“數(shù)一數(shù)”。
學生獨立完成后再交流檢查。
開拓學生視野,使學生知識結構得到拔高,增強對各種角的認識。
五、暢談收獲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新的收獲?能和大家分享嗎?
學生交流學習所得
使學生學會收集整理知識,體會成功感。
六、鞏固練習
。ㄕn件出示)作業(yè)題
生獨立完成
角的分類教學設計3
教學內(nèi)容:
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數(shù)學四年級第七冊P83—85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認識、熟悉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角。
2、熟練使用量角器量角。
能力目標
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操作的主動探索過程,靈活使用工具。
情感目標
通過主動操作,使學生感受到量角器的作用,體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含義,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善于使用工具,善于找到趁手的工具。
教學重點:
熟悉量角器,會用量角器畫角。
教學難點:
量角器上有兩組“零刻度線及其讀數(shù)”,學生應正確尋找與使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及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開始我們要學習“角的`度量”,我們先來聊聊兩句成語:“磨刀不誤砍柴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磨刀花費時間,但不耽誤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準備,就能使工作加快。
3、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備工作非常重要。
4、就我們即將學習的內(nèi)容“角的度量”來說,我們也必須準備好合適的工具——量角器。
說明:通過成語的情景,引入量角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請你仔細地觀察量角器,然后做一個介紹。
2、羅列量角器的相關知識:(請學生介紹)
。1)量角器是一個半圓,這個半圓被分成180等份;
。2)量角器上有一個中心點,叫做“中心”;
(3)從“中心”向左右兩邊,分別有兩條直線,都叫做“零刻度線”;
。4)兩條零刻度線分別對應兩組讀數(shù);
。5)讀一讀量角器上的刻度
說明:通過對量角器的認識,讓學生熟知量角器每部分的構成,為下部分的量角做好必要準備,并且由學生自主觀察,獲得新知,這樣對于學生正確使用量角器度量會有所幫助。
三、自學課本,嘗試操作
1、請先獨自思考,再看書自學如何正確使用量角器量角
。1)自學
。2)匯報交流:量角器上最小的讀數(shù)是0°,的是180°,說明使用量角器可以測量出從0°—180°的角。
2、完成書上第84頁的量角,并總結出量角三要點。
3、請用量角器測量三角尺的角,并記錄下來。
4、交流評議。
說明:通過學生自學,初步了解如何用量角器量角,再通過課件的演示和教師的口述相結合,讓學生進一步掌握量角的正確過程,最后請學生自己通過操作,總結出量角的三要點,這樣學生對使用權用量角器量角的過程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又經(jīng)歷了自主嘗試,親歷學習過程,老師又能夠及時巡視,點評糾正,這樣學生就能少走彎路。
四、分層練習,及時鞏固
1、填空
量角器是一個(),從中心向左右兩邊各有一條()。
量角器被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對應角的大小是(),記作()。
2、獨立完成書p71的第1、2、3、4、5題。
。1)小組合作交流。
。2)小結。
說明:通過這部分的練習,幫助學生梳理本節(jié)課的知識要點,讓學生更明確量角的方法。
五、課堂總結,收獲評價
師:說說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對我們有何幫助?你對你今天的學習評價如何?
說明:二期課改強調(diào)對學生的評價,學生能夠通過自我的評價,相互的評價和教師的評價有機結合,能夠全面的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狀態(tài)。
【角的分類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相關文章: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15篇04-04
分類與整理教學設計04-08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15篇03-02
三角形的面積優(yōu)秀教學設計范文(通用6篇)05-11
《背影》的教學設計范文04-09
《散步》的教學設計范文03-30
《風箏》教學設計范文(精選8篇)10-08
《勸學》教學設計范文(精選7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