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企業(yè)面試早已超越以前的老套形式,有些公司會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來考察求職者的能力和應變能力,因此,作為求職者來說,了解游戲的規(guī)則就顯的尤為重要,我們知道了面試官的目的,面試自然就會變得輕松起來。
做管理游戲
做管理游戲是用人單位面試的常用方法。在這類活動中,小組成員各分配一定的任務(wù),必須合作才能較好地完成它。有時引入一些競爭因素,如兩三個小時同時進行銷售和進行市場占領(lǐng)。通過應試者在完成任務(wù)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來測評應試者的素質(zhì)。例如“小溪任務(wù)”這種游戲就是給一組應試者滑輪、鐵管、木板、繩索,要求他們把一根粗大的圓木和一塊較大的巖石移到小溪的另一端。這個任務(wù)只有通過應試者的努力協(xié)作才能完成。
主考官可以在客觀的環(huán)境下,有效地觀察應試者的領(lǐng)導特征、能力特征、智慧特征和關(guān)系特征等。做管理游戲的優(yōu)點是它能夠突破實際工作情景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模擬內(nèi)容真實感強,且富有競爭性,更具有趣味性。
看情景考察
分揀跳棋子――有的外企在招聘員工時,為測試應聘者的手腳靈活程度,給每個應聘者放一堆跳棋子,要求其在1分鐘內(nèi)挑出混雜在一起的多種的跳棋子,并按各色分別排列好,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沒有按要求完成,即被淘汰。
看圖說話――外企招聘員工,需測試應聘者的反應能力,有的外企在轉(zhuǎn)動的機器上裝上彩色圖畫,畫面上有動物、植物、建筑物、交通工具、家用電器,有山、有水等,在應聘者面前按一定的速度移過,要求應聘者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說出自己所看到的內(nèi)容。
分蛋糕――有一家外企招聘員工 面試 時,出了這樣一道題,要求應聘者把一盒蛋糕切成8份,分給8個人,但蛋糕盒里還必須留有一份。面對這樣的怪題,有些應聘者絞盡腦汁也無法分成;而有的應聘者卻感到此題實際很簡單,把切成的8份蛋糕先拿出7份給7人,剩下的1份連蛋糕盒一起分給第8個人。應聘者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就顯而易見了。
頂著烈日長跑―― 考試 應聘者意志、吃苦耐勞精神,常是外企招聘 面試 要出的題。有一家外企從應屆技校畢業(yè)生中招一批員工,面試時,要求應聘者頂著烈日,跑到近郊的一座山再返回。測試結(jié)果,有的應聘者投機取巧,未跑到目的地就返回;有的應聘者雖跑到目的地,但在返回途中搭乘出租車;也有的應聘者按規(guī)定跑到目的地后再跑回。外企公布錄取名單時,前兩種人榜上無名,后一種人被錄用為員工。
在雨中打傘――一家外企招聘員工時,要求應聘者冒雨到附近指定地點然后返回,但只有一半的應聘者發(fā)到傘。應聘者在這場面試中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有的發(fā)到傘的應聘者主動與無傘的應聘者搭檔,風雨同傘;有的無傘的應聘者則與有傘的應聘者協(xié)商合用一把傘;還有的有傘的應聘者只顧自己不顧別人,獨自撐一把傘。結(jié)果,獨自撐一把傘者被淘汰,而風雨同傘者被錄用。
樂觀測試
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一家人壽保險公司雇了5000名推銷員,人均支出 培訓 費3美元?墒,一年后一半人跳槽,四年后只剩下1000人。推銷員跳槽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在上門推銷人壽保險過程中,一次又一次地被拒之門外,十分尷尬。為解決這一問題,公司請來了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馬丁。塞里格曼。塞里格曼教授認為,樂觀精神對一個人的成長尤為重要。在塞里格曼教授的幫助下,該公司對員工進行了入圍資格甄別測試和樂觀程度測試,并對測試結(jié)果進行了追蹤測試。追蹤調(diào)查表明,取得“超級樂觀主義者”成績的人工作任務(wù)完成得普遍出色。與“一般悲觀主義者”相比較,他們第一年的推銷額高出21%,第二年的推銷額高出57%。
另外一種常見的面試形式就是小組討論形式,那么在小組面試中,如何既讓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充分的表現(xiàn),但同時又不會讓別人覺得自己在搶別人的風頭呢?
放下包袱,大膽開口,搶先發(fā)言
對于每個小組成員來說,機會只有一次,如果膽小怯場,沉默不語,那就等于失去了表現(xiàn)的機會,結(jié)局自然不妙。如果能在組織好表達材料的基礎(chǔ)上,做到第一個發(fā)言,效果會非常好,給人的印象也最深。
邏輯嚴密,論證充分,辯駁有力
考官是借小組討論考察一個人的語文 言能力、思維能力及業(yè)務(wù)能力,夸夸其談,不著邊際,胡言亂語,只會將自己缺點暴露無遺。語不多而在于精,觀點鮮明,論證嚴密,一語中的,可起到一鳴驚人的作用。
尊重隊友,友善待人,不惡語相向
為過分表露自己,對其他人進行橫加指責、惡語相向,往往只會導致自己最早出局,哪個公司愿聘用一個不重視團隊意識而為滿足自己私利不擇手段的人呢?
掏出紙筆,記載要點
別人在滔滔不絕,你卻掏出紙筆,將其觀點記下并作分析,會使自己“鶴立雞群”,讓主考人員眼睛一亮,很快記住了你的名字。
逐一點評,最后總結(jié),充當領(lǐng)導者
在討論結(jié)束之前,你將各成員交談要點一一點評,分析優(yōu)劣,點評不足,并適時拿出令人信服的自己的觀點,使自己處于討論中心,無形中成了領(lǐng)導者的角色,自然就為自己成功“入閣”增加了籌碼。
上交討論提綱,再露一手
將最后討論紀要迅速整理成文,一目了然,上交主考官,既展示了自己流暢的文字功底,又給人辦事得力、精明能干的好印象,這樣的人才誰不愛。
相關(guān)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