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喷奶水中文字幕电影,日本aⅴ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亚洲日本国产,欧美日韩亚洲中文字幕

<legend id="flx4p"><abbr id="flx4p"><thead id="flx4p"></thead></abbr></legend>

<mark id="flx4p"><thead id="flx4p"></thead></mark>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絕句》教學設計

      時間:2022-06-17 08:12:3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絕句》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絕句》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絕句》教學設計

      《絕句》教學設計1

        一,開篇揭題

        同學們從小學古詩,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吧,老師想考考大家。(電腦出示詩的意境

        和畫面)一首詩就是一幅畫,請你選擇其中一幅畫,配上一首詩,并能有感情地吟誦。(指

        名學生看圖朗誦)

        2,今天,老師再向大家推薦一首唐詩——《絕句》(電腦出示課題,學生齊讀)

        二,教學詩句

       。ㄒ唬┳x

        1,請你試著把這首詩讀一讀,把字音讀正確,詩句讀流利。

        2,檢查:兩個同學試讀,糾正字音。

        誰能有感情地讀這首詩。(指名讀)

        男女生比賽讀。

        3,再來細細地讀這首詩,你讀懂了哪些字,詞,句子,不理解的字,詞,句打上" "。(二)交流

        1,鳴:叫。

        2,翠柳:碧綠的柳枝。

        3,黃鸝:也叫黃鶯,叫的聲音很好聽。

        兩個黃鸝鳴翠柳:兩個黃鸝在碧綠的柳枝上鳴叫。

        4,白鷺:也叫鷺鷥,能涉水捕食魚蝦。

        5,上青天:飛上藍天。

        一行白鷺上青天:一行白鷺飛上藍天。

        (三)質(zhì)疑

        1,"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是什么意思

        2,老師(出示圖片),引導觀察:詩人是從什么地方看到了怎樣的景色

        3,理解"千秋雪"就是千年不化的白雪;"萬里船"就是東吳與成都相隔十分遙遠,從東吳行船到成都經(jīng)過了千萬里路。

        4,整句詩的意思是:從窗口望去,遠處的西山頂上覆蓋著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著從遙遠的東吳來的客船。

        三,根據(jù)詩的意境,想象作畫,鞏固理解

        過渡:的確,這短短的一首絕句,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動人的畫面。要是能用彩筆把它畫下來,那多好!請你邊讀詩邊畫畫,把詩中描繪的情景展現(xiàn)出來。

        1,學生作畫。

        2,指名學生談談為什么這么創(chuàng)作。(展示學生的畫,請他對照著畫面說出對詩的理解)

        3,其他同學的畫課后把它完成,并做成精美的卡片收藏起來。

        4,看圖背誦古詩。

       。ㄅ錁罚┻^渡:正如這位同學所畫的那樣,詩人從草堂向外遠眺,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一行白鷺飛上藍天。從窗口望去,遠處的西山頂上覆蓋著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著從遙遠的東吳來的客船。詩人把這動,靜,遠,近的景物描繪的錯落有致,有聲有色,勾畫出一幅美好的風景圖,一首千古傳誦的絕句。

        師生共同配樂背誦《絕句》。

        四,了解作者及寫詩的背景

        1,關于這首詩你還想知道什么呢

        2,生自由發(fā)問:作者是誰為什么以"絕句"為題等等。

        3,教師講解。

        五,小結

        希望同學們對唐詩的研究,不只僅僅局限于課堂上,更要通過課外的閱讀,豐富知識。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國是詩的國度,讓我們一起來繼承這流傳了一千多年的燦爛文化——唐詩。

      《絕句》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鸝鷺,能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門泊、萬里船。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絕句》。

        3、借助貼圖,難詞質(zhì)疑,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對春天的喜愛的感情,培養(yǎng)審美情趣。

        4、通過本課學習,激起學生課外閱讀古詩的興趣,并提高鑒賞能力,同時引發(fā)學生萌動詩情,動手嘗試寫一寫關于春天的詩。

        二、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詩意,有感情地通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愉悅之情。

        三、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關詩句的意思。

        2、品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和重音,引導學生體會語感。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題解題。

        1、談話導入:現(xiàn)在什么季節(jié)?春天是什么樣的?

        2、是呀,春天萬物復蘇、繁華似錦,到處都充滿了生機!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一首關于春天的詩,這就是(揭題齊讀)

        3、引導學生解題,介紹絕句與杜甫的資料。

        4、教師簡介寫作背景。

        二、初讀詩句,讀準字音、學會生字。

        過渡:同學們,聽了老師的介紹,你們想讀一讀杜甫的這首即興之作嗎?

        1、學生按要求自學。(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學會生字)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鸝鷺。指名讀,說說寫時要注意什么。學生描紅。

       。2)指名讀詩正音。

        三、精讀詩句,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ㄒ唬┙柚N圖,理解詩意。

        1、學生默讀,用筆畫出詩中寫到的景物。

        2、匯報交流,教師出示景物圖。

        3、指名學生貼圖,說說理由,以引導學生理解詩句含意。

        4、出示整圖,引導學生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從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樣?那么,誰能讀出詩人這種歡快的心情?誰再來讀讀看?

        (二)引導質(zhì)疑,突破難點。

        1、引導質(zhì)疑:讀到這兒,古詩中還有那些地方,你們弄不懂的?

        2、交流釋疑。

        重點引導學生理解窗含、千秋雪、萬里船。

        窗含:窗?詩人透過什么看到翠柳、黃鸝等這些景物?(教師貼出窗框圖)你們看,西嶺上的雪就好像是鑲嵌在窗戶里的

        萬里船:為什么說是萬里?

        3、理解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指名說。

        4、教師小結:詩人正是透過窗戶看到了近處的,遠處的(相機板書:近景、遠景)

       。ㄈ┱b讀詩句,體會語感。

        1、既然是古詩,就要讀出古詩的韻味。誰能說說怎樣才能讀出韻味?

        2、同桌誦讀詩句,體會語感,嘗試用斜線畫出詩句中的停頓。

        3、指名同桌匯報:一生讀,一生板演。其他學生點評。

        4、男女生按標記賽讀、背誦。

        5、配樂齊背古詩。

        四、拓展練習,嘗試作詩。

        1、引導學生背誦其他春天的古詩,并試著說說古詩寫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2、引導詩歌寫法:這些春天的詩告訴我們只要善于抓住最能突出春天特色的景物,比如春雨、春潮、春柳,就能寫出春天的蓬勃生機。

        3、出示有關春景圖二幅。

        同學們,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就有春天,你們看(貼圖)

        這是這是這些都是春姑娘的使者,看看圖,想想還有哪些景物也是春姑娘的使者呢?讓我們拿起筆來當名小詩人,寫一寫我們身邊的春天,好嗎?可以寫兒歌這類現(xiàn)代詩,也可以模仿絕句寫一寫古體詩,題目自定。

        4、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詩歌。(可播放一段古典音樂)

        五、布置作業(yè),讓學生自選兩項。

        1、背誦并默寫《絕句》。

        2、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準備在早晨會的古詩園地向全班同學介紹。

        3、收集其他詩人描寫春天的詩作,準備參加春之聲賽詩會。

        4、把你已經(jīng)創(chuàng)作好的春天的詩,向本班春之聲詩刊投稿。

        六、板書設計: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絕句》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古詩的內(nèi)容;使學生了解祖國山河的壯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中的5個生字及新詞。

        3、會背誦并默寫兩首古詩。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通過詩中所描繪的景色,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學生要邊讀邊想象,在頭腦中展現(xiàn)詩句所描繪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絕句》所描寫的景色。

        教學過程: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1、朗讀全詩,要求讀準字音。師生共同糾正字音。

        2、自讀詩歌,要求學生找出詩歌中描寫了哪些景物。

        黃鸝翠柳

        白鷺青天

        千秋雪

        萬里船

        3、理解上述詞語的意思,逐句詩句的內(nèi)容。

        黃鸝——————也叫黃鶯,一種益鳥。身體呈黃色,嘴淡紅,在春天經(jīng)常啼唱,聲音很好聽。

        翠柳——————翠,就是新綠。翠柳就是指處春時節(jié)剛抽出嫩芽的柳枝。

        白鷺——————一種水鳥,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食魚蝦。

        青天——————蔚藍色的天空。

        鳴——————鳴叫。

        句意: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

        一行白鷺飛上了蔚藍色的天空。

        ———————指名學生口述詩句內(nèi)容,教師糾正。

        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嶺上積雪終年不化,所以這樣相稱。千秋就是千年。

        萬里船——————萬里指遙遠。萬里船指從很遠的地方來的船。

        含——————包含。

        泊——————停泊。

        重點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導學生體會畫面的意境。

        句意:從窗口可以看見西嶺長年不化的積雪,

        門外停泊著從遙遠的東吳來的船只。

        ———————指名學生口述詩句內(nèi)容,教師糾正。

        4、理解詩句的意思時同時用簡筆畫的形式加以表現(xiàn),使學生有更直觀的了解和體會。

        5、川聯(lián)詩句內(nèi)容,要求學生獨立說出譯文。

        6、結合圖畫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意境。

        近景———————兩個黃鸝鳴翠柳,

        遠景———————一行白鷺上青天。數(shù)量

        遠景———————窗含西嶺千秋雪,色彩

        近景———————門泊東吳萬里船。

        7、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知道朗讀,背誦。

        8、復習學習古詩的方法:

       。1)知詩人

        (2)解詩題

       。3)明詩意

       。4)悟詩情

        9、“知詩人”————————唐朝詩人杜甫。

        10、“解詩題”————————絕句: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

        補充介紹詩人的寫作背景。進一步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和情境。

        11、學生自由為作者加詩題。

        進一步體會“絕句”為題的好處,體會詩人創(chuàng)作時的激情。

        12、“悟詩情”———————在體會背景和詩題的情況下,自然領悟到詩人是情感:

        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13、朗讀全詩。

      《絕句》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字,注意多音字“見”。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結合圖畫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受詩中描寫草原的無比壯闊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蒼茫的景象。

        教學重難點:

        朗讀古詩,熟讀成誦,在朗讀中感受詩所描寫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激趣,揭示課題

        1.師: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ㄕn件出示:大草原圖片并配樂)

        2.師: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

        3.師:天藍藍,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畫卷呀!我們有說不完的話語來形容它、贊美它。北朝有人用簡單的27字概括了我們說不完的話語,讓我們來讀讀古詩《敕勒歌》吧!

        齊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結合注釋,讀通古詩。

        2.檢查生字

        出示:敕勒穹廬籠罩見

        3.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4.學生自讀整首詩邊讀邊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讀,師生評議。(評議從讀正確方面進行)

        三、品讀詩文,熟讀成誦

        1.課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許多的蒙古包

        師:你看到了什么?

        由學生說出大意即可。

        師:詩中哪句是描寫圖中的內(nèi)容?

        指名朗誦

        在圖片旁出示: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自由讀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學生質(zhì)疑

        老師針對課件講述;敕勒是一種族名,敕勒川是這種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聳云霄的陰山腳下。好I大家看圖,這就是陰山,多么雄偉壯闊呀!看天空就像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誰愿意來讀讀這4句詩呢?趕快試試吧!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師評:我聽出來了,陰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陰山下”。

        示范讀第1、1句。

        師評: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示范讀第3、4句。

        分小組賽讀第1至4句。

        2.詩人還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讀讀最后3句。

        課件出示:風吹來了,草叢里露出許多的羊群。

        從圖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小組交流。

        指名回答:誰愿意來讀一讀?

        教師評價放在學生對詩的感受上。如:老師看得出你真的喜歡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彎了腰,訃我們看到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請大家把整首詩連起來讀讀,小組互相聽一聽,看誰讀得棒,把掌聲送給他。

        全班交流朗誦。

        4、評比“背誦高手”,看誰能用最短的時間背下古詩。

        四、小結

        五、拓展

        1.今天我們學習《敕勒歌》這首詩,你一定有很多的收獲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2.大草原就是—幅美麗畫卷,趕快拿出你的紙和筆把它畫下來吧!

        板書設計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罩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絕句

      《絕句》教學設計5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識、會寫“詠、碧、妝、剪、裁”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詠柳》。

        3、理解古詩內(nèi)容,想像詩句所描繪的景象,了解比喻的寫法,激發(fā)對春天的熱愛。

        教學重點

        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

        教學難點

        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了解比喻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談話激趣:同學們,春天到來時,天氣轉(zhuǎn)暖,花開了,草綠了,小鳥又飛回來了,冰雪融化,種子發(fā)芽,春天的一切都充滿著生機。春天是這樣的美,所以自古以來就有許多歌頌、贊美春天的詩。

        2、釋題:“詠”即用詩歌來歌頌和贊美!霸伭奔词琴澝懒鴺洹D敲丛娙嗽谠娭惺窃鯓淤澝懒鴺涞哪?

        二、初讀感知,識記生字

        1、教師范讀課文,使學生整體感受,激起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學生試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合作探究字詞。

       。1)互相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2)相互交流識記生字方法。

       。3)釋詞:

        碧綠:翠綠色的玉石。

        妝:裝扮,打扮。

        萬條:文中指無數(shù)根柳條。

        絲滌:用絲織的帶子。文中用來形容柳枝細長而柔嫩。

        裁:裁剪。

        三、深度感悟,合作探究

        1、學習第一、二句詩。

       。1)自由輕聲朗讀第一、二句,思考:這兩句是是什么意思?

       。2)指導看圖:你看到了什么?(一個兒童坐在一棵柳樹上吹著竹笛)從遠處看,倒垂下來的柳條像什么?(像用絲織成的帶子)

       。3)理解句意。

        誰能試著說說第一、二兩句詩的意思?

        (高高的柳樹如同碧玉裝飾成的一樣,萬千條柳枝好像垂下來的綠色絲帶)

       。4)指導朗讀。

        一要讀出對詩人的贊美,二要讀出節(jié)奏感。

        引導:詩人從柳樹寫到柳枝,又從柳枝寫到柳葉,詩人看到這細嫩的柳葉,是怎樣想的呢?

        2、學習第三、四句詩。

       。1)指名讀第三、四句。

       。2)交流匯報:詩人是怎樣想的?

       。~怎么這樣細這樣尖,好像是人裁剪出來的)

       。3)詩人又想到是誰裁剪的呢?

       。ǘ麓猴L)

       。4)詩人為什么會想到二月春風呢?

       。ㄒ驗榇猴L一吹,吹綠了柳樹)

       。5)投影出示:“二月春風似剪刀”,引導理解。

       。6)誰能說說這兩句的詩意。

        四、指導朗讀,背誦

        1、教師范讀。

        2、同桌對讀。

        3、指名讀。

        4、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試著背誦。

        五、小結

        在春天里看到吐出新綠的柳樹,就讓人感受到春天的氣息。所以許多詩人都寫是贊美楊柳。詩人贊美楊柳更為奇特,從“樹——枝——葉”聯(lián)想到“碧玉”“綠絲滌”,最后把二月春風比作剪刀,仿佛是二月春風把這剪刀裁出滿樹又細又嫩的柳葉。

        六、擴展升華

        詩人描寫的柳樹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那么你眼中的柳樹又是怎樣的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畫一畫、說一說、寫一寫、唱一唱……)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識、會寫“絕、鳴、嶺、泊”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絕句》。并會默寫。

        3、理解古詩內(nèi)容,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了解比喻的寫法,激發(fā)對春天的熱愛。

        教學重點:

        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

        教學難點:

        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了解比喻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指名背誦《詠柳》。

        2、全班齊背《詠柳》。

        教師:在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描寫春天柳樹的詩,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描寫春天景物的另一首詩《絕句》。

        3、介紹杜甫創(chuàng)作這首詩的背景。

        詩人在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剛剛平息。杜甫到了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那時正是春天,他看到明媚的春色,心情十分愉快,于是寫下了這首詩。

        二、指導自學(按上節(jié)課的方法學習)

        1、自讀古詩,讀準生字的音,讀通詩句。

        2、邊讀邊想:詩人看到一幅怎樣的畫?畫上有些什么?

        3、同桌交流。

        三、合作探究,質(zhì)疑釋惑

        1、齊讀第一、二句,想想這兩句描寫了怎樣美妙的畫面?

        2、指名讀第三、四句,說說這兩句又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教師指導:詩句中的一個“含”字使我們體會到詩人在屋子里向遠處眺望。這窗戶好像畫框,遠處的山,門前的大船,都鑲嵌在畫框里。詩人寫得多妙!

        四、朗讀感悟,欣賞體會

        1、指導朗讀。

        朗讀這首詩時語調(diào)要輕松,要突出重音:鳴、上、含、泊、千秋、萬里,要邊讀邊想像進入詩人所描繪的情境。

        2、體會詩歌意境。

        3、體會語言特色。

        4、體會詩歌節(jié)奏。

        讀中體會。

        五、課堂小結

        這首詩寫出了詩人看到的春天美麗的景色,畫面有聲有色,充滿生氣,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愉快。你能體會得到嗎?談談你這節(jié)課的收獲。

      《絕句》教學設計6

        【課前預習】

        1.學生在課外認真正確地朗讀詩詞。

        2.有條件的從網(wǎng)上查閱有關作者生活和創(chuàng)作的資料。

        3.體會每首詩詞的情感。

        【相關課程標準】

        1、誦讀古代詩詞,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

        2、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nèi)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課文的內(nèi)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

        【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詩歌,直至背誦;

        2.體味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

        3.在比較中體會作者所蘊含的不同情感。

        【評價任務】

        1、通過各種形式的讀,熟讀成誦。

        2、通過重點詞語和語句分析作品的情感。

        3、通過比較閱讀,體會不同體裁、不同詩詞的情感。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春景

        導語:同學們,在這個斑斕春色單元的語文課堂里,我們一同徜徉在春的世界中感受它無窮的魅力。春的美是多樣的,北國的春天與江南的春天風格迥異,那么在詩人的作品中又是怎樣一番美景呢?帶給我們的又是一種怎樣的心靈體驗呢?

        今天我們來學習《詩詞八首》,共同來感受一下。首先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學習《江南春絕句》和《玉樓春》兩首詩詞。

        活動二:詩詞賞析探尋春景

        一、讀“江南春”絕句,領悟詩的多方位審美

       。ㄒ唬┵p“江南春”千里美景

        1.朗讀詩歌,把握節(jié)奏;學生先自由朗讀,然后指名讀,其他學生糾正。

        2.學生齊讀詩歌,思考:詩歌描繪的是哪里的春景,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具體描繪了哪些景物?

        明確:描繪的是江南的春景。從題目及描寫的景色中可以看出。詩中描繪了鶯歌燕語、綠柳桃紅、水村山郭、酒旗飄展,描繪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ǘ┢贰敖洗骸鼻Ч偶丫

        3.詩中“千里鶯啼綠映紅”一句,明朝學者楊慎認為應該為“十里鶯啼綠蔭紅”,后又有人認為改為“一里”更為恰當,你認為呢?

        學生討論后明確:

        “千里”改作“十里”,似乎更切合實際,但詩境全失。其實十里也聽不到,一里也怕看不明。因為“千里”,正極言江南地廣,是就整個江南春色說的,而不是實指某處景色。詩人描寫的景物把眼前的實景和想象中的虛景結合起來寫,給讀者描繪了一幅地域廣袤、氣象萬千的江南春景圖。如果不用“千里”二字,這兩句就要減色了。

       。ㄈ┨健敖洗骸鼻Ч庞乃

        4.學生帶著自己的感情再讀詩歌,邊讀邊在腦海浮現(xiàn)出詩中描繪的畫面。思考一下:詩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學生回答:最后兩句在寫景中又蘊含著詩人對歷史和生活的無限感嘆:江山依舊,南朝卻早已成為歷史陳跡,統(tǒng)治者迷信的神佛并沒能保佑他們。這里是寫景,更是對現(xiàn)實的諷喻,這是借古諷今的手法。

        總結過渡:春天的美景引發(fā)的并不都是美好的體驗,我們也不由在杜牧這一感嘆中發(fā)出一聲長長的嘆息。那么,宋代詞人宋祁面對美好的春景又引發(fā)了他怎樣的情感呢?

        二、讀“玉樓春”佳詞,探析詞的通感化手法

       。ㄒ唬┵p“玉樓春”東城美景

        1.學生初讀詩歌,注意停頓和把握節(jié)奏。學生先自由朗讀,然后指名讀,其他學生糾正。

        注意讀準加點字的讀音:縠()棹()

        作者宋祁,字子京,宋代史學家、文學家。

        2.學生齊讀詩歌,思考詩歌描繪了哪些景色?請用筆標出來。

        明確:縠皺波紋、綠楊煙外、紅杏鬧枝頭帶來的盎然生機。

       。ǘ┛邸坝駱谴骸毕Т呵樗

        3.學生自讀詩歌,思考:詞的上下兩片分別寫了什么?

        明確:上片寫景,表現(xiàn)城市游樂生活。下片抒情,表達對生命短暫的感慨。

        問題預設1:學生經(jīng)過品讀和思考,基本能說出:上片描寫景色,下片抒發(fā)感情。教師應給予肯定和鼓勵。并追問:描寫的是怎樣的景色,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若第一個問題仍回答不到位,教師可提示:這里描寫的景色與之前的詩詞中的景色有何不同?

        問題預設2:作者筆下的游樂生活是怎樣的呢?為什么要這樣寫?

        學生對這種概括性的問題可能感到為難,可提示:詞人對這種生活的感受是什么?喜愛還是厭惡?從哪里看出?

        明確:作者筆下的這種生活是美好的。曉寒還在,綠楊已籠煙。在上片中極力渲染了春景的美好,正是為了下片抒發(fā)對人生的感慨。

        問題預設3:怎樣看待詞人在下片所抒發(fā)的“及時行樂”的情感態(tài)度?

        此題可鼓勵學生自由發(fā)言。討論,明確:

        春景的如詩如畫讓人心醉,但美好的春天終會逝去。作者由此想到了人生苦短,青春易逝。然而珍惜春天、珍惜青春?卻有不同的回答。作者由此認為要珍惜春光,及時行樂。不過,作者提醒珍惜大好時光,還是有意義的。同學們該怎樣“惜時”呢?相信大家會做出正確的回答。

       。ㄈ┨健巴ǜ谢泵鑼懯址

        4.學生帶著自己的感情再讀詩歌,討論探究:“紅杏枝頭春意鬧”是流傳千古的名句,其中用得最妙的是“鬧”,而清代的李漁認為“鬧”字不好,可用“吵”“斗”字代替,請你談談“鬧”的妙處。

        學生討論明確:

        “鬧”有爭吵、熱鬧之意!棒[”字不僅形容出紅杏的眾多和紛繁,也把生機勃勃地大好春光都點染了出來。“鬧”字不僅有色,而且似乎有聲,運用通感手法,化視覺形象為聽覺,把紅杏在枝頭盛開的情況點染得十分生動,讓讀者仿佛看到了鶯歌燕舞、繁花爭艷的大好春光,寫出了一派春意盎然蓬蓬勃勃的生機。因此王國維認為“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

        小結:春天從來是美的,然而這種美需要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去感悟。詩人表現(xiàn)美的形式也是多樣的:可以客觀地描述也可以融入詩人的情感。即使是相同的美景,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情感體驗。

        活動三:比較閱讀領悟春景

        三、比探杜詩、宋詞“春詩”之異同

        過渡:方法交流尋捷徑。

        怎樣做比較閱讀?你有哪些好的方法?

        師生交流。

        指導語:兩首詩詞雖然都是描寫春天美景的,因為作者生活年代不同,人生境遇不同,所處地位不同,因而風格也迥然不同,你能結合具體語句,說說自己的看法嗎?

        齊讀這兩首詩詞,來品味兩首詩詞的異同之處。

        學生討論探究后,明確:

       。ㄒ唬按涸姟敝

        1.《江南春》:全詩四句,寫景開闊,處處柳綠桃紅,鶯歌燕舞,有山有水。在這怡紅快綠之中,水秀山明之處,還有前朝留下來的壯麗的佛寺,若隱若現(xiàn)在朦朧煙雨之中,更增添了無限風光。這二十八個字中,詩人描繪的景物,既有當時的特色,又不拘泥于一地,而是形象地概括了整個江南地區(qū)。

        《玉樓春》著筆細節(jié):詞的上片寫景,開頭首句總寫春光明媚;二句轉(zhuǎn)為實寫“縠皺波紋”,擬人化的手法將水波寫得生動親切;四句從遠處綠楊煙外,近處紅杏鬧春,特別“鬧”字將大好春光描繪得淋漓盡致。

        2.《江南春》情感奔放:本詩立意高遠,文字明白如畫,詩中景物都和“江南春”這個特定情境相適應,表現(xiàn)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襯的美麗景色。詩人所抒發(fā)的情感自然就奔放自然。

        《玉樓春》:本詞章法井然,立意小巧,情感細膩。言情纏綿但不輕薄,措辭華美但不浮艷,將珍惜時光、留連春光的情懷書寫得淋漓盡致。

       。ǘ按涸姟敝

        1.景物:杜牧大手筆展開大圖景,表現(xiàn)了江南春天的明麗之美、朦朧之美;宋祁的詞也描寫春天的明麗美景,其中“鬧”字歷來倍受稱贊,運用擬人的手法突出了春意勃發(fā),百花爭春斗艷的情景。

        2.筆法:兩首詩詞都從不同的角度來刻畫景物,作者充分調(diào)動各種感官,細致的觀察景物,逼真有立體感;動靜結合使畫面更加生動,紅綠相襯,色彩十分鮮明。

        四、開展“春詩”朗誦會

        指導語:通過以上分析,同學們已經(jīng)理解了描寫的春景、寫景的手法及作者的情感,那么應該如何朗誦這兩首詩呢?

        (學生議論回答后,教師略加點拔)

        1.學生練習:在把握詩情的基礎上完成以下活動。

       、排錁贩蹲x。

       、浦该麑W生配樂朗讀,其他學生評價,師加以指導。

        ⑶生配樂誦讀。

        2.熟讀成誦,背誦這兩首詩詞。

        板書設計

        鶯啼綠紅

        晴景

        村郭酒旗贊美

        南朝數(shù)寺感嘆

        雨景

        樓臺煙雨

        春光無限好(寫景)

        贊美春天

        珍惜青春

       。ǜ袊@)

        熱愛生活

        教學反思

        亮點:

        1.本教案設計注重引導學生學會比較閱讀,在比較中,讓學生明白即使是相同的美景,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情感體驗。

        2.在學習中,要讓學生對詩句的語言加以揣摩,明確詞語的妙處。引導學生要學會感悟到詩人蘊藏在詩中的情感,而把握了詩人的情感,能更深入地理解詩歌。旨在激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不足:課堂上要留有足夠時間讓孩子們讀書,品味、成誦。

      《絕句》教學設計7

        【教材分析】

        本詩由兩聯(lián)工整的對偶句組成。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寫的是動景。第一句是草堂前黃鸝鳴于翠柳間,是近景;第二句白鷺飛上青天,是遠景。這些景物的畫面,色彩艷麗:嫩黃的小鳥,翠綠的柳林,雪白的鷺鷥,蔚藍的青天,四種色彩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不僅有色還有聲,有那婉轉(zhuǎn)動聽的鶯歌,真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明麗的景象,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的喜悅心情。

        后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寫的是靜景。前兩句兩個動詞是鳴上,后兩句是含泊,一動一靜。第三句寫西嶺積雪,是遠景。含字運用擬人手法,十分貼切生動;千秋點出時間的久遠,更顯出其靜。第四句寫門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著,但這停泊的是將要駛往東吳的船,靜中包含著動;萬里點出空間的遼闊。

        【設計理念】

        1、以的游戲?qū),使學生在課堂中吟誦的古詩,帶領學生遨游詩作的海洋,激發(fā)學生學習新古詩的興趣。

        2、打破串講的傳統(tǒng)古詩教學模式,力避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呆板做法,通過欣賞春天的美景、配樂誦讀、想象畫面、延伸的作業(yè)等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領悟詩的意境,走近詩人。

        3、課堂上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力,充分調(diào)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全程參與,在參與中達到自悟自得,體現(xiàn)語文教學重在實踐運用的教學思想。

        4、在指導學生理解關鍵字詞的教學過程中,我設計用實物和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含字的意思,使學生領悟到含字的比喻寫法,深刻體會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學難點。

        5、鼓勵學生誦讀詩人其他詩篇,使學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節(jié)課、一本書,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字詞句的意思,弄清詩句的含義,在解詞理句的基礎上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全詩的大意。重點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啟發(fā)學生依據(jù)詩句展開想象,以畫配詩,引導學生通過想象畫面,領會詩的意境,從而體驗詩人作詩時的歡快的心情。

       。场⒓ぐl(fā)學生學習積累杜甫名詩的興趣,能背誦學到的一到二首課外杜甫的詩。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讀懂詩歌所描繪的意境,引導學生透景悟情,通過圖畫再現(xiàn)詩人作詩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歡快心情。

        難點:理解詩句大意,領悟含字意思。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課外自由學習積累杜甫的詩作若干首。

        【教學間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通過昨天的朗誦比賽,陳老師知道了我們四甲班的同學們最拿手的就是背古詩,很多同學一口氣背誦了好幾首古詩呢!同學們還認識了許多偉大的詩人,對嗎?今天,陳老師就請來一位被尊為詩圣的大詩人,你們能叫出他的名字嗎?(CAI出示杜甫圖片)

        2、陳老師叫大家課后查找有關杜甫的資料,都找了嗎?誰來介紹一下大詩人。

        3、學生介紹杜甫。

        4、老師小結。(杜甫是唐代詩人,自幼好學,7歲就會吟詩,他的詩流傳下來的'就有1400多首,被譽為詩圣。)

        5、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原來學過杜甫寫的古詩嗎?(《江畔獨步尋花》)

        6、那我們一起來背一背。同學們記性真好,肯定平時及時復習了,是嗎?溫故而知新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二、出示圖片,學生描述。

        1、杜甫大詩人當年在杜甫草堂內(nèi)研讀詩文,從窗戶內(nèi)往外看,看到了這樣一幅畫面,大家請看。(CAI出示圖片)

        2、大家覺得這幅畫面怎么樣?(很美)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時候的景象嗎?(早春)

        3、那么誰能按照一定的順序,用優(yōu)美的語言來描述一下圖上的內(nèi)容嗎?

        4、指名說。(近處的柳樹抽出嫩綠的絲條,在春風的吹拂下,搖曳多姿,活潑可愛的黃鸝在綠枝條間蹦來跳去,在枝頭快樂地鳴叫聲,門前整齊地停靠著木船,遠處是一群隊列整齊的白鷺,展開潔白的雙翅,身姿優(yōu)雅地向藍天飛云。遠處還有一座座連綿起伏的雪山。)老師相機板書:黃鸝、白鷺、柳樹、船只、雪山、藍天。說得真美!

        這使我不由地聯(lián)想到詩人賀知章《詠柳》中的兩句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十分贊賞地)你說得也很棒!學習能積極聯(lián)想到相關內(nèi)容,是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ㄏ鄼C介紹白鷺:白鷺是一種水鳥,渾身羽毛潔白,腿腳細長,在天空飛翔的身姿十分優(yōu)美。)

        5、同學真棒,把這幅畫面說得美極了!老師深深地吸引住了。剛才我們用了那么多的詞句描繪的畫面,而詩人杜甫僅僅用了28個字,就把這樣的畫面描述出來了,大家想不想不讀一讀呢?

        三、學生自讀自悟古詩。

        1、自由讀。

        2、小組之間比賽讀。

        3、指名讀。

        4、齊讀。

        5、你們剛才在描述畫面的時候,講到了黃鸝、白鷺、藍天、柳樹,那杜甫在詩中有沒有描寫到呢?是哪幾句呢?請你找出讀一讀。

        6、指名讀,(CAI出示一、二句古詩)齊讀。

        7、請同學來講一講這兩句詩主要寫了什么?(兩只活潑可愛的黃鸝鳥兒在翠綠的柳枝間歡快的鳴叫著,一行排列整齊的白鷺正飛向蔚藍的天空)

        8、你能從這兩句話中找到描寫色彩的詞嗎?(黃、翠、白、青)老師根據(jù)學生說的,CAI將字相機變色。

        9、詩人用黃綠相映、青白對照,用色彩鮮明的文字寫出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我們試著用最美的語言來讀出畫面的美。

        10、請大家閉上眼睛,邊讀邊想象那幅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畫面。(配樂)

        11、同學們讀得真好,那你們能不能背下來呢?指名背,齊背。

        12、看看木船、雪山,詩人又是怎么描寫的呢?把詩句找出來讀一讀。

        13、指名讀,CAI出示后兩句。

        14、想一想,這兩句詩你都讀懂了嗎?說說你的是怎么理解的。還有什么不懂的嗎?

        15、生質(zhì)疑,生解答。

        16、老師重點指導學生理解千秋、含。

        四、拓展活動。

        1、小結。你知道絕句的意思嗎?(絕句是古詩體裁之一,一首4句,每行5字或7字。)

        2、大詩人杜甫還寫了兩首絕句詩,大家想讀一讀嗎?CAI出示另外兩首古詩。

        3、今天,我們在這兒能欣賞到這么多優(yōu)秀的古詩,真的要好好感謝一個人杜甫。希望同學們課后能多讀大量的古詩,吸取祖國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

      《絕句》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認識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古詩的精練,喜歡讀古詩。

        重點難點:

        識字、朗讀、背誦古詩。感受項羽寧死不屈的品質(zhì)和詩人的愛國情懷

        教學過程:

        一、小小古詩朗誦家(背誦古詩,揭示課題)

        1、背誦自己知道的古詩,爭當小小古詩朗誦家、

        2、揭示課題,簡介詩人

        二、合作學習,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1、我會讀

       。1)學生自由讀

        (2)同桌讀,你讀我認真聽,注意糾正字音

        (3)請生讀,其余學生評一評,教師相機指導

       。4)聽示范朗讀

        2、我會認

       。1)自瀆古詩、勾畫生字、并讀一讀

       。2)考考同桌

       。3)匯報學習情況,游戲:讓美麗的星星出來吧

        3、我想問學生自由質(zhì)疑,感知古詩

        三、讀中感悟

        1、學生自瀆古詩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

        2、匯報交流

        3、前兩句自由讀,抓住人杰、鬼雄體會詩句,舉例項羽,簡單介紹四面楚歌的故事、相機板書

        4、后兩句在反復朗讀中結合項羽的故事以及這首古詩的寫作背景感受項羽寧死不屈的精神和詩人的愛國情懷

        四、深情朗讀,深入體會

        1、聽課件朗讀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首古詩,看誰讀得最好

        3、配樂朗讀,感受詩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4、多種形式賽讀,讀出感情。

        5、配樂齊讀

        五、熟讀成誦。

        六、拓展

        1、把這首詩有感情的背誦給父母聽

        2、把這首詩的意思講給同學聽。

      《絕句》教學設計9

        活動目標

        1、理解古詩的內(nèi)容,感受數(shù)字在詩中的獨特含義:兩個、一行、千秋、萬里。

        2、培養(yǎng)幼兒根據(jù)古詩的韻律有表情的朗誦,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圖片:黃鸝、白鷺。

        2、音樂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

        引導幼兒觀察認識,白鷺、黃鸝。

        黃鸝:羽毛的顏色非常好看,經(jīng)常站在樹枝上展示它動聽的歌喉。

        白鷺:是一種水鳥,會用嘴捉魚,當它們成群的飛上天空的時候,經(jīng)常是排成一行。

        二、理解古詩內(nèi)容

        1、結合圖片提問

       。1)小朋友看一看有幾個黃鸝鳥呀?(兩個黃鸝)

        再看看有多少白鷺呢?

        2、老師朗誦

       。1)“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蓚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白鷺排成一行飛上晴朗的藍色的天空。)

        (2)“窗含西嶺千秋雪”。

        西嶺:一個地方的名字;

        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幾千年都化不了的雪;

        窗含:從窗戶里向外望去,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戶里一樣。

       。3)“門泊東吳萬里船”。

        東吳:是一個地方的名字,離這里有幾萬里路,

        這些船有將要駛向東吳的,也有從東吳來的,都停在這里;

        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個字“泊”;

        門外停著將要駛向幾萬里外東吳的船和從萬里東吳駛來船。

        三、學習古詩

        1、教師有表情的朗誦古詩,請幼兒完整欣賞古詩。

        2、幫助幼兒理解古詩中的動詞。

        鳴:鳥的叫聲;

        上:飛上;

        含:向外望去,西嶺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戶里一樣;

        泊:停泊、?。

        3、啟發(fā)幼兒學習用古詩的韻味有表情的朗誦。

        4、古詩是描寫人物的還是描寫景色的?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

        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作者是誰?他為什么要寫這首古詩?

        5、幼兒欣賞配音朗誦,學會有表情的跟誦。

        三、結束

        幼兒兩人之間相互朗誦,感受古詩韻律。

        絕句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絕句》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讀準字音,了解字義,指導書寫“船”,認識“舟”字旁。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正確書寫“船”字,認識“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朗讀與想象中感受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課件:大自然美景圖,絕句背景圖,創(chuàng)設情境)。同學們,看了這些幅畫面,你想說些什么?(太美了)

        是。∵@就是我們的生活,這就是美麗的大自然,這就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在飽經(jīng)了戰(zhàn)亂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時所看到的周圍美景。于是他有感而發(fā),寫下了這段流傳至今的千古《絕句》。

        1、學習“絕”字。

        齊讀課題。

        師指“絕”說:“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生1:分析字的結構。

        生2:猜字謎。

        生3:擴詞(包括成語)、造句。

        師:同學們的方法可真不少,于是“絕”說:“原來,有這么多的朋友在關注我,那好吧,今兒高興,就把老底也揭給你吧!

        “瞧,這是剛出生時的我(甲骨文);漸漸地我長大了,變成了這樣……”(課件:分析“絕”的字理圖。)

        2、區(qū)分“絕”和“決”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個“決”,你能正確區(qū)分他們嗎?

        (課件:出示“絕”和“決”的對比練習。)

       。1)任何事情都不是對的,只要下定心努力向前,就一定會春光無限。

       。2)朋友們,讓我們懷揣堅毅的定,去譜寫自己妙的人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同學們,一個“絕”字我們認識的如此深刻,現(xiàn)在你想聽一聽這首優(yōu)美的古詩嗎?(想)

        師范讀。

        生自由讀。(注意把生字的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

        指名讀,齊讀。

        師:讀得真好,真美,讓我們走進詩人,走進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這大自然的美景,好嗎?

        三、隨文識字,理解古詩內(nèi)容,指導朗讀。

        (一)學習第一句(課件:“兩個黃鸝鳴翠柳”,聲景并茂。)

        1、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兩個黃鸝在樹梢上鳴叫。)

        2、所以詩人脫口而出“兩個黃鸝鳴翠柳”。

        3、學習“鸝”、“鳴”、“翠”(課件:3個字在詩中逐漸變大,跳出來,達到重點學習的目的。)

        學生用各種方法記“鸝”、“鳴”、“翠”。

        如:(鸝:lí,黃鸝,一種鳥,所以鳥字旁,左聲右形。)

        (翠:綠的意思。)

        (鳴:鳥的叫聲,出示字理圖。課件:鳴的字理圖,使學生清晰看到鳴的歷史演變過程。)

        4、看吧,兩只活潑可愛,小巧玲瓏的黃鸝鳥在翠綠的柳梢間歡快地鳴叫。他們是春的使者,給人以希望和向往。閉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嗎?你聽到了嗎?你能讀出這春的生機嗎?(課件:這3個字跳回句子。)

       。ǘ⿲W習第二句(課件:“一行白鷺上青天”,讓學生感受意境。)

        1、正當詩人陶醉于黃鸝悅耳的鳴叫聲中,忽然眼前掠過一道白色的弧線,你猜,這白色的弧線會是什么?(白鷺)

        2、這就是“一行白鷺上青天”。(課件:“鷺”逐漸變大,跳出來)

        3、學習“鷺”,(你認識它嗎?)

        4、仰望青天,一行潔白的鷺鳥飛向蔚藍的天空,這又是一幅多么高遠而開闊的美呀!

        男孩們,用你的豪放,讀出這深邃卻又讓人充滿遐想的美吧!(學生齊讀)(課件:“鷺”跳回句子。)

       。ㄈ⿲W習第三句

        1、黃鸝、翠柳、白鷺、青天,真是色彩鮮明,到外鶯歌燕舞,綠柳垂絲,春意融融,怎不令詩人陶醉其中,此時他透過窗戶,卻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被遠處的西嶺雪山吸引住了。)

        2、這便是“窗含西嶺千秋雪”。(課件:第三句配圖,感受“窗含”意境。)

        3、瞧,又有兩個生字朋友跳出來了,看看這兩個小淘氣誰認識呢?(課件:蹦出“含”、“嶺”)

        你覺得他們長得像嗎?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們?(學生記字)

        “嶺”去掉“山字旁”,你還認識它嗎?(認識“令”字,說“令”字。)

        那么,“令”字家族除了“嶺”你還想起了誰?

       。帷⒘、冷、鈴、零、齡、領)

        (課件:指“嶺”出現(xiàn)“令”家族,使學生一目了然。)

        4、漢字多變,漢字也真的很神奇,一個“含”字將西嶺千年不化的雪山美景盡收眼底,不防讓我們再次感受一下。同學們,讓我們透過窗戶看眼前的這片藍天,想象一下,和下課后我們站在操場看到的無邊無際的藍天感受一樣嗎?(不一樣)

        師:怎么不一樣。

        (站在操場上看到的天很大,在教室里透過窗戶看到的天只是一小塊兒。)

        師:這就是含著的美,這就是“含”的妙用。

        5、可愛的女孩們,你能讀出這含蓄的美嗎?讓我們和詩人一同去感受這千秋雪景吧。R讀)

       。ㄋ模⿲W習第四句

        1、仰起頭,一行潔白的鷺鳥劃過天際,低下頭,詩人又會看到什么?(萬里船)

        他看到了“門泊東吳萬里船”。(課件:第4句配圖,感受意境。)原來俯首處,門外還停泊一艘即將駛往東吳的客船。

        2、學習“吳”(課件:“吳”跳出,重點學習。)

        吳桐,(學生名),你應該是最熟悉這個字了吧,告訴同學們,怎樣記住它?

        3、書寫“船”,認識“舟”。

        這里還有1個字你認識它嗎?(船)(課件:“船”字,突顯船在當前頁中位置)

        今天我們要學的是它的偏旁“舟”,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舟”在做偏旁時有什么變化嗎?(“橫”變成“提”)

        在虛宮格中書寫。

        4、同學們,戰(zhàn)亂過后江河暢通,萬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于其中,詩人看到此情此景,又會是怎樣的心情?(愉快)

        5、讓我們用愉快的語氣讀出詩人愉悅的心。(齊讀)

        四、想象詩句,吟誦詩句,感受美

        1、同學們,句句品過了這首詩,還你想說什么?

       。ㄔ娋涮懒耍

        2、是啊,詩句太美了,是因為大自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是因為此時此刻詩人有一顆欣賞的心太美了。只要心中有景,大自然處處是美景。那就讓我們再一次印記這種美,想像這種美,吟誦這種美吧。ㄕn件:出示整首詩,配樂讀,感受意境)

        五、小結,詩的背景,

        總結《絕句》(課件:杜甫畫像前一行行出現(xiàn)總結性語句,使學生了解詩的背景和意圖。)

        六、鞏固識字

        師:杜甫可說是唐代詩中有名的才子,但經(jīng)過了一年多的相處,老師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小朋友,也個個都是小才子小才女,那一會兒我們就要進行一個“才子才女對對碰”的填詩活動?墒巧杂须y度,所以現(xiàn)在需要你做的就是把今天我們要認的這幾個生字寶寶的字音、字形、字義再和同桌回憶、分享一遍。

        1、同桌互認字卡。

        2、練習。才子才女對對碰。(課件:出練習題,在橫線上填上本課的生字。柳絲絲,黃悠。一行白,志向青天。雪窗,別具一格。泊萬里,駛之東。千古佳句,萬世稱。)

        七、拓展欣賞(課件:美景圖片,讓農(nóng)村孩子欣賞到他們所看到的大自然。)

        同學們,你看,不僅是杜甫草堂,其實你的身邊處處是大自然的美景,讓我們擁有一顆快樂的心,去擁抱大自然的每一天吧!

        附:此節(jié)課教學設計已經(jīng)被長春市電化教育館選入長春市農(nóng)村中小學現(xiàn)代遠程教育課堂教學應用模式示范課例,為模式四示范課例。

      《絕句》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常規(guī)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本,學會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3、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感受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二維目標:

        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說話寫話的能力。

        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詩意,有感情地通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

        愉悅之情。

        教學難點

        理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關詩句

        的意思。

        教法設計

        情境導入法、朗讀感悟法、合作交流法。

        學法指導

        讀一讀、議一議、想一想、畫一畫。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設想

        鼓勵學生圖文對照,自讀自悟,合作解疑來理解詩歌內(nèi)容,通過

        朗讀、想象來體會詩歌的意境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教師導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一、談話激趣,揭題解題。

        1、談話導入:現(xiàn)在什么季節(jié)?春天是什么樣的?

        2、是呀,春天萬物復蘇、繁花似錦,到處都充滿了生機!同學們都積累了哪些描寫春天的古詩,指名背誦。

        3、師板書課題,解釋“絕句”

        4、學生交流詩人杜甫的資料,師補充。

        二、自讀自悟,學習古詩。

        (一)繪一幅彩畫

        1、初讀全詩,要求把詩句讀準確、讀通順。

        2、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認讀情況。游戲識字,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識記生字。

        3、字正腔圓地讀給自己聽,指名讀古詩,正音。

        4、讀詞語。

        5、小組合作,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那些疑問。

        6、質(zhì)疑,交流對這首詩的疑問。帶著疑問再讀古詩。解決一些疑問。

        7、師解說詩句的意思,生接詩句。

        8、古人說:“詩不離畫,畫不離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再讀古詩并思考給這首詩配一幅畫,你認為都應該畫上哪些景物?關鍵是要說明自己的理由。

        (二)品一幅彩畫

        1、用波浪線畫出詩中描寫顏色的詞語,從中體會詩中所描繪的亮麗色彩。

        2、用單橫線畫出詩中描寫動作的詞語,從中體會動態(tài)畫面的美。

        3、用雙橫線畫出詩中出現(xiàn)的數(shù)量詞。

        4、指導朗讀,看動畫聽錄音范讀,指名讀,挑戰(zhàn)讀。

        5、試著背誦這首詩。

        (三)展一片天地

        1、杜甫的詩還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

        2、比較閱讀。出示杜甫的另一首《絕句》,為學生展一片天地。自由試讀。

        3、師小結

        三、布置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絕句》。

        2、給古詩配一幅畫。

        3、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準備在古詩園地向全班同學介紹。

        4、收集其他詩人描寫春天的詩作,準備參加“春之聲”賽詩會。

        學生說說春天的發(fā)現(xiàn)

        學生展示課前搜集到杜甫的資料

        自由讀全詩,要求把詩句讀準確、讀通順。

        檢查生字預習情況,并給生字組詞。

        同桌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并和其他同學分享

        開火車讀詞語。

        先讀古詩,和小組同學討論交流,回報

        教師導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創(chuàng)新發(fā)展

        板書設計:絕句

        (唐)杜甫

        情:愉悅、熱愛大自然

        畫意:彩畫:黃翠白青

        動畫:鳴上

        教學反思:

      《絕句》教學設計12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能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繪的情景。

        3、理解詩的內(nèi)容,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學準備:

        掛圖、投影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教前反思與構思

        要根據(jù)古詩內(nèi)涵豐富,意境優(yōu)美的特點,教學時可通過指導觀察課本插圖,播放課文范讀錄音等多種手段,創(chuàng)設詩歌意境。在學生充分入境的基礎上指導朗讀和背誦,感受詩中描繪的優(yōu)美景色,感受詩人用詞的精妙。教學時可適當進行朗讀指導。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能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繪的情景。

        教學重點

        理解詩的內(nèi)容,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背背我們以前學過的古詩

        2、揭示課題,板書:望廬山瀑布

        二、學習

        1、理解課題的意思:理解望瀑布

        你在什么地方見過瀑布嗎?是什么樣的,能不能說給我們聽聽?

        2、學會寫課題中的生字:瀑

        3、你知道廬山在什么地方嗎?

        4、學習這首詩

       。1)出示整首詩

        2)指名讀一讀

        3)再讀,可以討論,看能不能理解詩的意思,有問題可以提出來。

        4)交流:

        重點理解銀河九天香爐川三千尺

        誰能講這首詩的意思?

        評議,他講得怎樣?

        再指名講詩的意思。

        5、詩人為什么要寫這首詩呢?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6、指導朗讀

        7、指導背誦

        三、作業(yè)

        1、背誦古詩

        2、用自己的話說說《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繪的情景。

        板書: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教后小記

        教學時,可以讓學生想象意境,理解詩句,背誦記憶;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古詩的韻律和節(jié)奏之美。抓住“銀河”,激發(fā)想象,體會瀑布與銀河有什么關系,詩人為什么要比作銀河,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瀑布垂掛山前的壯美之景。

        第二課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能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絕句》這首詩描繪的情景。

        教學重點

        理解詩的內(nèi)容,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背誦《望廬山瀑布》

        2、《望廬山瀑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二、學習《絕句》

        1、板書課題,解題,理解絕句

        2、簡介作者及背景

        三、初讀詩句,說說你能理解哪些詞語或句子的意思。

        1、自由讀詩句,讀準鸝鷺的字音。

        2、交流,你了解了哪些詞語、句子的意思了?

        四、學習詩句,想象畫面

        1、學習一、二兩句

        輕聲自由讀一讀,畫出還需要理解的詞語。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句的意思?

        指導朗讀,讀出舒暢預愉悅的心情。

        2、學習三、四兩句

        指名讀一讀詩句,其他同學思考:詩人卡到了什么?

        討論,理解西嶺千秋雪相機板書,畫簡筆畫。

        詩人是透過什么看到西嶺上的積雪的?

        詩人向門外一看,可以看到什么?理解東吳

        為什么說是萬里船?

        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3、指名說說全詩的意思。

        4、總結全詩,體會感情。

       。1)一行寫一個景,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p>

       。2)小結:先寫近景,后寫遠景,有動有靜,色彩明麗,表達了詩人無比舒暢的心情。

        5、指名朗讀,練習背誦。

        6、指導書寫鸝鷺

        五、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背誦課文

        板書: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近景

        窗含西嶺千秋雪,舒暢愉快

        門泊東吳萬里船。遠景

        教后小記

        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展開討論,自讀自悟,深入理解古詩后,再引領學生認識對仗,感受詩美。如“兩個”對“一行”,“黃鸝”對“白鷺”,“鳴”對“上”,“翠柳”對“青天”等。

      《絕句》教學設計13

       。ㄒ唬┙虒W目標:

        1、認識9個生字,讀準字音,了解字義,指導書寫“船”,認識“舟”字旁。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古詩的興趣。

       。ǘ┙虒W重點:

        1、認識生字,正確書寫“船”字,認識“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朗讀與想象中感受詩的意境。

       。ㄋ模┙虒W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老師看到當你走進這個教室就在關注這個大屏幕(課件:絕句背景圖,創(chuàng)設情境),那你能告訴我,看了這幅畫面,你想對我說些什么?(太美了)

        是。∵@就是我們的生活,這就是美麗的大自然,這就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在飽經(jīng)了戰(zhàn)亂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時所看到的周圍美景。于是他有感而發(fā),寫下了這段流傳古今的千古《絕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范讀(課件:在背景圖上一行行出示,同時加入音樂,讓學生感受詩的意境。)

        想聽一聽那優(yōu)美的詩文嗎?

        2、學生初讀感知

        你是不是也想讀啊?(學生自由讀文,注意把生字的讀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

        3、指名讀、齊讀。讀的真好,因為詩真美,想不想走進詩人,走進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這天成之美。

        三、隨文識字,理解古詩內(nèi)容,指導朗讀。

       。ㄒ唬⿲W習第一句(課件:“兩個黃鸝鳴翠柳”,聲景并茂。)

        1、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兩個黃鸝在樹梢上鳴叫。)

        2、所以詩人脫口而出“兩個黃鸝鳴翠柳”。

        3、學習“鸝”、“鳴”、“翠”(課件:3個字在詩中逐漸變大,跳出來,達到重點學習的目的。)

        學生用各種方法記憶“鸝”、“鳴”、“翠”。

       。Z:lí,黃鸝,一種鳥,所以鳥字旁,左聲右形。)

       。ù洌壕G的意思。)

       。Q:鳥的叫聲,出示字理。漢字就像個成長的孩子。課件:鳴的字理圖,使學生清晰看到鳴的歷史演變過程。)

        4、看吧,兩只活潑可愛,小巧玲瓏的黃鸝在翠綠的柳梢間歡快地鳴叫。他們是春的使者,給人以希望和向往。閉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嗎?你能讀出這春的生機嗎?(課件:這3個字跳回句子。)

       。ǘ⿲W習第二句(課件:“一行白鷺上青天”,讓學生感受意境。)

        1、詩人正陶醉于黃鸝悅耳的鳴叫聲中,忽然眼前掠過一道白色的弧線,這白色的弧線是什么?

        2、這就是“一行白鷺上青天”。(課件“鷺”逐漸變大,跳出來)

        3、學習“鷺”,你認識它嗎?

        4、仰望蒼穹,潔白的鷺鳥飛向蔚藍的天空,這又是一幅多么高遠而開闊的美呀!

        豪放的男孩們,讓我們敞開胸襟,讀出這深邃卻又讓人充滿遐想的美吧。▽W生齊讀)(課件:“鷺”跳回句子。)

        (三)學習第三句

        1、黃鸝、翠柳、白鷺、青天,真是色彩鮮明,到外鶯歌燕舞,綠柳垂絲,春意融融,怎不令詩人陶醉其中,此時他透過窗戶,極目凝視卻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被遠處的西嶺雪山吸引住了。)

        2、這便是“窗含西嶺千秋雪”。(課件:第三句配圖,感受“窗含”意境。)

        3、瞧,又有兩個生字朋友跳出來了,看看這兩個小淘氣誰認識呢?(課件,蹦出“含”、“嶺”)

        你覺得他們長得像嗎?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們?“嶺”去掉“山字旁”,你還認識它嗎?(令)那么,“令”字家族除了“嶺”你還想起了誰?

       。、拎、冷、鈴、零、齡、領)

        (課件:指“嶺”出現(xiàn)“令”家族,使學生一目了然。)

        4、漢字多變,漢字真的很神奇,一個“含”字將西嶺雪山美景盡收眼底,不防也讓我們感受一下。同學們,讓我們透過窗戶看眼前的這片藍天,想象一下,和下課后我們站在操場看到的無邊無際的藍天感受一樣嗎?

        5、可愛的女孩們,你能讀出這含蓄的美嗎?讓我們閉上眼睛和詩人一同去感受這千秋雪景吧!(齊讀)

       。ㄋ模⿲W習第四句

       。ㄝ氜D(zhuǎn))

        1、詩人忽又低下頭,這次,他看到了“門泊東吳萬里船”。(課件:第4句配圖,感受意境。)原來俯首處,門外還停泊一艘即將駛往東吳的客船。

        2、學習“吳”(課件:“吳”跳出,重點學習。)

        吳桐,(學生名),你應該是最熟悉這個字了吧,告訴同學們,怎樣記住它?

        3、書寫“船”,認識“舟”。

        這里還有1個字你認識它嗎?(船,課件:“船”字,突顯船在當前頁中位置)

        “船”是“舟”字旁,“舟”做偏旁時“橫”變成“提”。在虛宮格中書寫。

        4、同學們,戰(zhàn)亂過后,江河暢通,路路通,萬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于其中,詩人看到此情此景,會是怎樣的心情?(愉快)

        5、讓我們用愉快的語氣讀出詩人愉悅的心。(齊讀)

        四、感悟課題

        1、同學們,句句品過了這首詩,你想說什么?

       。ㄔ娋涮懒耍

        2、是啊,詩句太美了,是因為大自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是因為此時此刻詩人有一顆欣賞的心太美了。只要心中有景,大自然處處是美景,也只有詩人這樣絕妙的語句才能配得上大自然這絕倫的美景絕句,無與倫比,而不僅僅是一種詩的體裁。(課件:回到首頁圖,學習“絕”,使課的本身達到“扣題”的效果。)

        3、學習“絕”(課件:出示字理圖,演示字理。)

       。ā敖^”與“決”對比練習填空。)

       。ㄕn件:1、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只要下定決心,努力向前,就一定會春光無限。2、朋友們,讓我們懷揣堅毅的決心,譜寫絕妙的人生。)

        五、想象詩句,感受美

        1、真是妙啊,同學們,我們學完了整首詩,恐怕我們的腦中不停的閃現(xiàn)的就只有一個字——美。讓我們閉上眼睛,想像這種美,印記這種美,吟誦這種美。(生配樂讀,想象畫面)

        2、總結《絕句》(課件:杜甫畫像前一行行出現(xiàn)總結性語句,使學生了解詩的背景和意圖。)

        3、練習。(才子對對碰。課件:出練習題,在橫線上填上本課的生字。翠柳絲線,黃鸝悠鳴。一行白鷺,志向青天。雪嶺含窗,別具一格。泊船萬里,駛之東吳。千古佳句,萬世稱絕。)

        六、拓展欣賞(課件:美景圖片,讓農(nóng)村孩子欣賞到他們所看到的大自然。)

        同學們,你看,不僅是杜甫草堂,其實你的身邊處處是大自然的美景,讓我們擁有一顆快樂的心,去擁抱大自然的每一天吧!

      《絕句》教學設計14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說說學古詩的基本方法。

        (2)揭題,板書:古詩二首

       。3)教師范讀。

        思考:這兩首詩寫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寫了哪些景物?

        二、教學《絕句》。

        1、解題:“絕句”是舊詩體裁之一,一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叫五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叫七言絕句。有的古詩按詩的內(nèi)容列題目,這首詩就用舊詩體裁做題目。

        2、介紹作者:杜甫,唐代詩人。這是他重返成都時寫的。他自幼好學,七歲就會吟詩,他的詩很有名。

        3、初讀古詩。

        (1)自由讀,拼讀生字音節(jié),觀察插圖,想想哪些地方你能讀懂。

       。2)檢查自學效果。認讀生字和多音字“泊”。

        (3)指名朗讀古詩,說說哪些地方學懂了。

        4、再讀古詩,逐句理解。

       。1)理解第1句。

        問:“鳴”是什么意思?“翠柳”指什么?“鳴翠柳”怎么理解?

        回答后,教師小結:黃鸝,鳥的名稱,又叫黃鸝,這句的意思是:兩只黃鸝在翠綠色的柳叢中一唱一和地叫著。

       。2)理解第2句。

        問:“一行”是什么意思?“青天”指什么?“上青天”怎樣理解?

        回答后教師小結:白鷺是一種頸和腿都很長的白色水鳥。青天:藍色的天空。這句詩的意思是:一群白鷺在藍色的天空中排成一字形飛翔。

       。3)理解第3句。

        問:“窗含”是什么意思?“千秋雪”指什么?

        回答后教師小結:窗含,從屋里往窗外看,外面的景物就像被窗口包含著。也就是窗柜里圍著的景物!扒铩敝负枚嗄。這句詩的意思是:從窗口可以看見岷山終年不化的積雪。

       。4)理解第4句。

        問:“泊”是什么意思?“萬里船”指什么?

        回答后教師小結:“泊”是船在岸邊?康囊馑!皷|吳”是指古代吳國所在地,指長江中下游一帶,在我國東部。這句的意思是:門外江邊?恐h航東吳,行程萬里的船只。

        5、自由讀古詩,同桌互相說說詩句的意思。

        6、指名朗讀古詩,說說詩句的意思。

        三、朗讀、背誦。

        四、默寫《絕句》,完成《作業(yè)本》第6題。

        五、完成《作業(yè)本》第2、3、5題。

      《絕句》教學設計15

        教學目的:

        1、會認“絕、遲、融、燕、江”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通過誦讀古詩,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界中萬物復蘇,和諧美好的景象。

        教學重點:

        1、會認“絕、遲、融、燕、江”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通過誦讀古詩,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界中萬物復蘇,和諧美好的景象。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1、教師啟發(fā)談話:

        同學們,春天來了自然界的景物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聽音樂,你想到了什么?

        春天是溫暖的,是充滿生機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許多歌頌贊美春天的詩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絕句》。

        2、板書課題

        這首短小的絕句極其生動地描繪了美麗如畫的春天的景色。快讓我們來聽聽詩人是怎樣歌頌贊美春天的。

        二、初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教師范讀,使學生整體感受,激起興趣。

        自己試讀課文。

        對照格里的生字畫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間互相讀一讀,讀準字音。

        出示生字卡,開火車讀生字。

        三、細讀課文,讀懂詩句。

        你一定想把這首詩讀給同學們聽吧,那你可得多讀幾遍。(生自由讀詩句)

        指名學生讀詩句。

       。ㄕ堊x的好的學生配上音樂再讀一讀)

        你可以看著圖也可以看著詩,你想到了什么?

       。ㄟ@首詩的前兩句,畫出了由春日、春風、江山、花草構成的闊遠而明麗的春景。詩的后兩句具體描繪銜泥的飛燕、安睡的鴛鴦,一上一下,一動一靜,相應成趣,充滿了生機勃勃而又安寧恬適的春天氣息。)

        男、女生進行比賽,看誰讀的好。

        四、朗讀背誦,體會感情。

        指導學生背誦古詩。

        會背這首古詩了嗎?先自己試一試吧。

        指名學生背誦。

        分四人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

        集體背誦古詩。

        五、課外延伸,注重積累。

        你還收集了哪些和春天有關的故事?背給同學們聽聽吧。

        多么迷人春天,你也可以當當小詩人或是小作家,說幾句贊美春天的詩句吧。

      《絕句》教學設計1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在理解每個詞語意思的基礎上,理解每句詩的意思。能結合當時的寫作背景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背誦并默寫古詩《示兒》,進一步感悟理解古詩的方法。

        3、體會兩位偉大詩人的愛國情懷,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重點難點:

        重點:

        1、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是什么。

        2、體會這首詩明白如話而感染力極強的特點。

        難點:

        1、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并通過重點詞語的品析及反復吟誦來體會。

        2、在指導學生理順句子時要增補詩句中省略的內(nèi)容,適當調(diào)換詞語的順序。

        3、體會詩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教學過程:

        一、激趣談話,導入新課。

        1、老師渲染氛圍:同學們,我國是個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其中詩歌就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人們都說:胸有詩書氣志華。讀詩可以使人靈秀,讀詩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以前同學們學過不少好詩,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燴炙人口的好詩。(揭示詩:示兒)

        2、師配樂誦讀《示兒》;學生在老師渲染的氛圍中進入新課的學習。

        3、同學們,你知道這是誰的作品嗎?(陸游)

        說說你對陸游的了解吧。請你把收集到的有關陸游的資料拿出來與大家交流一下。

        4、簡介作者:(課件展示)

        這首詩是宋代大詩人陸游寫的。陸游一生創(chuàng)作了很多詩歌,保存下來的有九千多首,詩中抒發(fā)政治抱負,表現(xiàn)人民的生活,表達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妒緝骸愤@首詩是他在86歲高齡,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時刻寫給他兒子的臨終囑咐,F(xiàn)在你知道題目“示兒”是什么意思嗎?《示兒》這首詩堪稱陸游詩中擲地有聲的壓卷之作。你知道什么叫“壓卷之作”嗎?

        這么好的詩,同學們想自己讀一讀這首詩嗎?

        二、自由讀這首詩

        1、自由地讀詩句,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

        2、指名讀詩句;再齊讀詩句。

        三、學習這首古詩

        我們知道,學習古詩只把詩句的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是不夠的,還應該怎樣學?

        1、回憶學法。

        說說我們以往學習古詩的要求。(揭示學法: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

        明詩意;想意境、悟詩情;誦詩句、背詩文。)

        2、自讀古詩。

        請你借助書后的注釋或你自己的工具書,自讀詩句,了解詩意,體會詩中

        作者的思想感情。

        3、合作學習。

       。ㄉ献鲗W習,師巡視指導)有好些同學有很好的學習習慣,能在書上批注,在圈劃,在思考。咱們古人就說過“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是很好的學習習慣,F(xiàn)在經(jīng)過你剛才的自學,你一定有很多收獲,或許也有一些疑問吧。沒關系,我們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來解決。

        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與同學共享你的學習收獲;也可以懇請同學幫助你解決剛才自學中的疑難問題。

        4、匯報交流。

        告訴大家你讀懂了那些內(nèi)容。(結合課后的注釋,說說自己讀懂什么,讀懂哪句就說哪句。說的不確切的其他同學可以補充,糾正)。

       、賹W生交流讀懂的內(nèi)容,教師鼓勵、點拔讀詩方法。

       、诮Y合學生的體會指導朗讀。

        5、剛才好多同學都能抓住關鍵的字詞,來理解詩句的意思。這種學習方法很值得大家學習。現(xiàn)在誰能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6、現(xiàn)在你了解陸游逝世前最牽掛的是什么了嗎?(祖國何時能夠統(tǒng)一這一件大事,其實這也是陸游畢生的心事和無限的希望。)

        7、小結:是呵!詩人臨終作詩,不說別的家常話,而只說“不見九州同”的遺憾,對兒子沒有別的囑咐,只叮嚀他們在家祭時別忘了把勝利的喜訊告訴他。這是多么深厚的愛國情感!此時此刻,有誰不被感動呢?同學們,誰愿意用你自己體會到的感情來誦讀這首詩?

       、賹W生結合自己體會到的情感練習有感情朗讀。師給學生配樂朗讀。

       、谏毩暠痴b詩句,師配樂。

        四、課外延伸。

       。1)一位懷著滿腔愛國之情的老人,帶著他的畢生的遺憾和無限的希望離開了,陸游南宋統(tǒng)一的愿望實現(xiàn)了嗎?(生討論)

        老師這里查到了相關資料,看到了《示兒》“續(xù)篇”:宋末林景熙《題陸放翁詩卷后》一詩的后幾句:床頭孤劍空有聲,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發(fā)愁蒙蒙,干戈況滿天南東。來孫卻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課件展示)從詩中你能看出南宋統(tǒng)一了嗎?

        (詩意:……你的子孫雖然見到了統(tǒng)一的國家,但是這國家是由元兵統(tǒng)一的,怎么能在家祭的時候告訴你呢?)

       。2)為什么朝廷會滅亡,國家會衰敗呢?請看南宋詩人林升的《題臨安邸》。

        課件出示: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

        只把杭州作卞州。

        知道這首詩的含義嗎?請你找出國家衰敗的根源是什么!

        (3)那么,如何才能國富民強呢?中國近代改良主義者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中有這樣一個片斷:

        課件出示: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過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紅日初升,其光大道……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中國少年,于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4)是的,只有像梁啟超先生所說的那樣,我們的國家才有前途,陸游的悲劇才不會發(fā)生,同學們,讓我們懷著陸游那滿腔的愛國之心,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把我們少年的心聲說出來吧!

        五、拓展總結:

        1、同學們,國富民強,匹夫有責。我們應該像詩人陸游那樣胸有祖國,抱效祖國。讓我們再次誦讀他的壓卷之作——《示兒》吧。(師再次給學生配樂朗讀。)

        2、陸游還寫了許多的愛國詩詞,今天老師給你們推薦兩首:《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一)》(課件展示),請同學們自由讀讀。

        3、今天老師還向你們推薦一些有關古詩文的網(wǎng)站,那里有豐富的資源,同學們可以盡情地去共享吧!

      《絕句》教學設計17

        【設計理念】

        《絕句》的教學,依據(jù)想象入境、讀為主線的古詩詞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力求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本節(jié)課的設計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把學生帶入詩情畫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語言。讓學生在“想、說、讀、悟、畫”的綜合閱讀活動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積極的探究,解讀古詩的意思,感受古詩的意蘊,品味古詩的物質(zhì),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門泊”、“萬里船”!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絕句》。

        3、借助想象、貼圖,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對春天的喜愛的感情,培養(yǎng)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詩意,有感情地通讀詩句,感受詩表達的愉悅之情。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萬里船”及相關詩句的意思。

        2、品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和重音,引導學生體會語感。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四季風光視頻、課文插圖、文字資料)

        學生:畫紙、水彩筆、收集春天的詩句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借圖說畫

        (配樂播放四季風光視頻)

        1、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為什么?

        2、春天來了,草長鶯飛、百花爭艷,到處一片生機盎然,就像一幅幅絢麗多彩的水粉畫。你想到哪些與春天相關的四字詞語呢?(鳥語花香、鶯歌燕舞……)

        3、同學們看到美景,以詞描繪,古代詩人看到美景,便以詩描繪。你們學過哪些描繪春天的詩句。

       。ú蓍L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4、唐代詩人杜甫居住的成都草堂處處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詩人被眼前美景所感染,不禁吟出“兩個黃鸝鳴翠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很美的寫景詩《絕句》。(板書:絕句)

        [設計意圖:絢麗多彩的畫面,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以詞繪畫、以詩繪畫,引出本課主題,導入自然,為后面的教學做好了鋪墊。]

        二、初讀古詩,想象畫面

        1、(課件出示古詩)同學自讀古詩三遍,要求:第一遍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第二遍讀通、讀順,第三遍注意詩的節(jié)奏。

        2、檢查生字,詩中有個多音字,你們找到了嗎?(行háng xíng)

        3、(小組賽讀),讀出詩的節(jié)奏美。

        [設計意圖:反復朗讀古詩體會古詩的音韻美、節(jié)奏美、語言美。]

        三、讀詩想畫,畫中悟情

        (一)、聽著你們有滋有味地誦讀,讓我仿佛也隨著詩人來到了他的草堂前。草堂周圍的景色真是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請你邊讀邊找,你能從詩中讀出那些景物,用————————劃出。

        (二)、生交流、匯報

       。ㄈ、深入引導,想象畫面

        1、兩個黃鸝鳴翠柳

       。1)、晚年的杜甫就住在這成都西郊浣花溪旁的草堂里。這一天,他閑坐草堂,向門前的院子里看去,他看見了什么?

       。2)、此時正是春天,詩人看到的是一顆怎樣的柳樹?

       。3)、看到這翠柳,你又想起了咱們曾學過的那首詩?(出示《詠柳》)

        (4)、引導想象

        讀著讀著,我們不僅看到了翠生生的柳樹,仔細聽,你還聽到了什么聲音呢?

       、、理解“鳴”,左邊口,右邊鳥,它的意思就是鳥叫。

       、、春天來了,小黃鸝,小黃鸝,你在說什么呢?小黃鸝們,讓我們一起把對春光的贊美融入到你們婉轉(zhuǎn)的鳥鳴聲中吧。(齊讀)

        2、一行白鷺上青天

       。1)、詩人向天空望去,他又看到了什么?

       。2)、出示(白鷺)讀詞。

        (3)、補充:春天到了,白鷺從南方飛回了自己的家鄉(xiāng),它們排成一行飛上了()的天空呢?

        詩中有個詞就是碧藍,瓦藍的意思,它就是(青)

       。4)、(學生學白鷺飛)咱們就是這一行小白鷺,小白鷺們讓我們一起飛到瓦藍的天空去欣賞美麗的春景吧。

       。5)、小白鷺,你們結伴去欣賞春景,高興嗎?你邊飛邊看,你看到了什么?齊讀

       。6)體會一、二句的色彩美

        有人說,杜甫的這兩句詩是一副色彩明麗的畫,你從這兩句詩中找到了哪些色彩?

       。7)黃鸝與翠柳,黃鸝相間;白鷺與青天,白青互襯,真是色彩艷麗,有聲有色。這幅畫告訴詩人——春天來了!讓我們一起用朗讀來贊美這生機勃勃的春天吧!

        3、窗含西嶺千秋雪

       。1)看到如此美的雪景,詩人的心情十分愉快。他透過窗戶向遠處看去,他看見了什么?

        (2)(出示圖片)瞧,這就是詩中的西嶺山,山頂覆蓋著千年不化的皚皚白雪,晶瑩閃耀。你感覺?你想說?讀

       。3)一年里有幾個秋天?那千秋指的就是?一年過去了,這兒的雪沒有融化,十年過去了?百年過去了?千年過去了,這兒的雪仍然?這就叫做(千秋雪)

        (4)齊讀

       。5)理解“含”(課件)如此美的雪景,杜甫每天都能透過這窗欣賞到。日日如此年年如此,它就像畫一樣鑲嵌在了窗戶上,這就叫(含)這就是(齊讀)

        4、門泊東關萬里船

       。1)他把目光轉(zhuǎn)到門前的江面上,他看見了?

       。2)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出示課文插圖)能詩圖結合說說這句詩的意思嗎?

        四、回歸整體,升華情感

       。ㄒ唬、短短的四句詩,僅僅28個字。我們借助想象,欣賞了一幅美妙的春景圖,F(xiàn)在就讓我們伴隨著音樂再次回到千年以前的杜甫草堂和詩人一道欣賞美麗的景象吧。

        這一天,風和日暖。詩人閑坐草堂,欣賞外面的景物,

        向門前的院子看去,他看見……

        抬起頭,向天空望去,只見……

        置于窗前,看見了一幅嵌在窗柜里的風景畫,那就是……

        再往門前的江面望去,他看見了……

        (二)、感受詩句的對仗美

        1、有人說,詩就是歌。因為它讀起來朗朗上口,別有韻味。瞧,詩句重新排好隊就變成一首對子歌了。(師生對)

        2、師:既然是歌,就讓我們配上音樂唱一唱吧。

        兩個對一行黃鸝對白鷺翠柳對青天

        西嶺對東吳窗對門千秋雪對萬里船

        五、以畫繪詩、創(chuàng)說詩意

        1、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我們學習了描寫春景的古詩《絕句》,借助想象,我們把這首詩讀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生動和諧的畫卷。古人看到美景,便以詩描繪,啟發(fā)思考:如果讓你為這首詩配上一幅畫,你覺得畫面上應該畫些什么?請同學用彩筆把詩中的美景畫下來,老師將選擇好的向全班展示。

        2、播放音樂,投影學生作品,讓學生用詩句介紹畫中的景色。師生共評價。

        3、請同學們和著音樂,帶著自己的感受,為我的圖畫配上動聽的誦讀聲吧。

       。ㄉR吟誦)

        4、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是燦爛輝煌的,這節(jié)課我學了一首寫景詩,但這只是滄海一粟,你收集了哪些描寫寫春天的詩句?

        如:葉紹翁《游園不值》: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5、請同學們課后,讀更多的詩,相信通過學習,你一定會有更多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收獲,老師期待著大家走進我們文化長河,去尋找更多美麗發(fā)光的貝殼!

        [設計意圖:帶著自己的感受描繪詩意,帶著自己的感受吟誦,感受詩表達的愉悅之情。課堂上啟發(fā)學生互相交流查閱資料的收獲,不但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這對學生終生有益。]

        【教學評析】

        《絕句》是唐朝詩人杜甫所作。這首詩色彩明快,意境開闊。全詩每句一景,聲、形、色,近景、遠景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絢麗多彩、開闊生動的畫卷。描寫有動有靜,鳴啼的黃鶯,飛翔的白鷺是動景,千年積雪,停泊行舟是靜景,動靜相間,和諧完美。這明快開朗景色的描繪,反映了詩人歡快激揚的思想感情。全詩對仗工整,語言凝練,令人心曠神怡,百讀不厭。

        本節(jié)課,我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以畫為媒,讀

        寫結合,教學形式靈活多樣,學生學得興趣盎然,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中,我通過激趣引題、整體感知、想象畫面、感情朗讀四個體會對仗之美由淺入深,層層展開,引導學生領會詩意、體味詩境,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學中注重體現(xiàn)“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的新理念,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貫穿于教學全過程,鼓勵和引導學生大膽地想,盡情地讀,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想象飛起來,語言活起來。

      【《絕句》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絕句》教學設計02-26

      絕句教學設計03-09

      《杜甫絕句》教學設計06-12

      絕句的教學設計范文12-16

      關于《絕句》教學設計03-02

      杜甫《絕句》的教學設計03-20

      《夏日絕句》教學設計02-14

      古詩《絕句》經(jīng)典教學設計02-22

      古詩《絕句》的教學設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