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講座心得體會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作文講座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文講座心得體會1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聽說讀寫的四大塊頭之一。從教以來,如何進行有效的作文教學一直是令我頭疼的事情,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文章的結構、中心思想、寫作技巧,佳作欣賞,好詞句積累,讓學生慢慢仿寫,按固定的套路去走,可是看著學生寫出的文章千篇一律,毫無生氣,可謂是束手無策,一籌莫展。
這世界上的事情很有趣,有些看似很難的事情,如果得了方法,居然會變得如此簡單。
上周,我有幸去聽了曾曦博士的關于作文教學的報告,并聽了一節(jié)“快樂心作文”的示范課;爻痰穆飞衔乙恢痹谒妓,讓我感嘆的是:就這樣領著學生“玩”可以“玩”出作文來!
這節(jié)課叫感官大pk,做課的是河南安陽的吳老師,通過一個別具一格的問候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后面緊跟著一個小游戲“找五官”通過做動作學動物叫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接著第二個小游戲順理成章用五官“呼風喚雨”并想象風中的情景和雨中的風景。豐富學生的想象并通過多媒體加以鞏固。學生的積極性已經(jīng)激發(fā),這時候吳老師幫了學生一把,你怎么知道春天來了?吹健揖椭馈。聞到—————,我就知道————。聽到————,我就知道————。把這三種句子排列就是一首小詩,我覺得這將給二年級的小學生留下美好的回憶,并將給他們的未來開一個好頭。
這節(jié)作文課恰如一場及時雨,給我的教學指明了方向,我想到了自己的課堂,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在上課時不管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有一樣最基本的東西不能丟,那就是眼里必須裝著學生,學生永遠是第一位的,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要了解學生的能力,把握學生的心理,掌握學生的喜好,積極地鼓勵學生,提醒學生,啟發(fā)引導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始終放在學生的手中這樣的作文課,有哪個孩子不愿意上?又會有哪個孩子不參與學習呢?如果我們的作文課都能如此的生動有趣,我們的學生還會“提起作文直搖頭,看到題目皺眉頭,打開本子咬筆頭,想了半天沒開頭”嗎?
緊接著,曾曦老師開展了《怎樣輕松教作文》的交流會。他指出,用模塊分析法分析了作文行為的四個模塊:興趣——材料——方法——個性。他還講了作文教什么的問題:教結構方法(結構形式和構思手法);對怎么教作文,他提出“三激兩驗一悟”法。三激即用經(jīng)典故事、游戲、情境,激發(fā)興趣、激活材料、激勵個性;兩驗:用經(jīng)典故事、游戲、情境,體驗結構方法、體驗表達效果;一悟:在聽說讀寫比等體驗活動中,領悟表達的結構方法。曾曦老師大膽地破舊立新,把傳統(tǒng)理論中不正確的東西破除,代之以他自己多年研究、總結、創(chuàng)新的新理論。這種新穎別致的作文教學方法,令聽課的我耳目一新。內(nèi)心躍躍欲試。
今后,我將更加耐心琢磨,從點滴做起,爭取使自己的課堂更上一層樓。
作文講座心得體會2
10 月 30日,我有幸聆聽了新天學區(qū)在馬均小學組織的教師侯建存等老師的作文指導課。可謂受益匪淺,感慨頗深。 “作文之本”就是生活――“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學生的題材來源于生活,只有當學生充分感悟生活,隨時留意身邊的所見所聞,才會有所思所感,才能寫出作文,也只有當學生的生活素材豐富了,有可寫的東西了才不怕作文。
1、教師善于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由感悟空間。 在平時的教學中,要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思考生活,從生活細節(jié)中去發(fā)掘生活的樂趣,生活的美好,在這一過程中,老師要成為生活的有心人,在觀察生活的基礎上,不失時機地挖掘開發(fā)生活資源,設計即興練筆,如侯老師這節(jié)課,有目的的設計了句段,看多媒體演示句段,為學生提供了寫作素材,引導學生寫身邊的人或事,指導學生去觀察去感受,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真摯的感情用真切樸實的`語言表達出來,激發(fā)了學生表達感受生活的愿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能力。由此,我體會到作文教學源于生活,在于求真,用自己的筆說自己的話,教師則創(chuàng)造條件、開闊活動空間,讓孩子在自由中獲得真切感受,感之于處,受之于心,表之于言。
2、培養(yǎng)觀察能力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寫作文首先要有內(nèi)容,觀察和思維是打開作文內(nèi)容寶庫的金鑰匙,沒有觀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就不可能有組織寫作的能力。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幫
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為積累作文材料打下堅實的基礎。如侯老師在課上有意讓學生觀察事物,觀察出示的多媒體上的事物,為孩子們提供了觀察的素材,引導學生寫身邊的人和事,教師有效的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可以從外貌、動作、表情、神態(tài)、心理活動等方面去觀察,讓學生輕松的把全身心放在觀察活動中,學生的語言在有效引導下變得豐富、生動大膽。此時,如果動筆去寫,一定成竹在胸,從而改變了學生作文入手難的看法。
3、“練筆”是寫好作文的關鍵。 侯老師在講座中說過:小學生作文的性質(zhì)就是練筆。在平時要讓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用自己所學的語言基礎如,字、詞、句、段、篇以及修辭等方面寫出來,成為自己的知識,達到“我口寫我心”為作文積累素材。 有了鮮活的生活,真實的情感,學生不會無話可說,但還需要日常生活的不斷積累,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在閱讀中積累好詞佳句,在習作中嘗試運用這些語言材料,記錄自己的真情實感。同時,要給學生有效地引導,不斷加強自身的語文修養(yǎng),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讓自己成為一條涓涓細流,保證為孩子們提供鮮活的生活源泉。
作文講座心得體會3
xx年4月7日上午,我有幸在敖溪小學聽了四位老師的四節(jié)作文課,這四位老師的課生動有趣,師生互動默契,老師的教法各有千秋,讓我受益匪淺,看到了作文教學的春天,認識到了作文教學的新思路與新方法。對照自己的作文教學感受很多。下面是我?guī)c體會: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寫作興趣
小學生作文難的就是沒內(nèi)容可寫,不知從何處下手,怎樣收筆。該怎樣解決這一問題呢?今天,我從四位老師的作文課中,得到了一定的啟示:首先,作文課得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以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楊純老師一開課,就開始跟孩子們做游戲(左手右手搓搓拍),一下子就把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了,學生便打開的話匣子,紛紛舉起小手,要講述自己想要說的話,接著老師出示寫作的要求,同時,通過出示學生生活中的活動照片,幫助學生找到了寫作的素材,學生便有話可說,有話可寫了。從而覺得寫作文是一件很輕松的事,自己愿意寫。另外,李渝老師上課時,一開課就直奔主題――剪喜字比賽,讓學生對這一活動很感興趣,都想嘗試一下,老師抓住這一環(huán)節(jié),進行開頭一段的寫作指導,這就水到渠成。
二、打開思維,寫清楚事情經(jīng)過
在李渝老師和簡正群老師的這兩節(jié)課上,通過實際操作和結合自己身邊的事例進行教學,讓學生的寫作素材來源于實踐,來源于生活,在寫作過程中,通過一個部分一個部分的進行訓練寫作,這樣一來,把本節(jié)課的難點分解了,讓學生做到了有話可說,有話可寫,寫得也生動、具體。她們所上的這兩節(jié)課,使我對作文課的上法,有了一些新的認識,愿意在今后的作文教學中大膽嘗試。
三、理清條理,寫作思路清晰
作為小學生,多數(shù)孩子都是為寫作而寫作,他們常常是寫到哪兒黑就在哪兒歇,很少有孩子會謀篇布局。今天聽了四位老師的課,她們每
一位老師雖然上法不同,但每位老師都注重了作文寫作順序的指導,并且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注意到了,讓孩子在寫作上有清晰的思路(即通過板書展示出了寫作的條理)。
四、作文批改,情感交流互動
這幾節(jié)課,老師們在學生完成作文片段后,再通過學生讀作文,師生共同進行評議,讓孩子們看到自己作文的成功與不足之處,并及時加以修改、補充、完善,老師們都對孩子的作文評價,采用了激勵性的語言,評價很高,這讓學生對寫作充滿信心,對寫作更有興趣,愿意動筆,能大膽去寫,寫出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
總之,聽了四位老師的作文課,我可以感覺到所有的孩子,都在課堂中收獲到了習作的快樂,也相信,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孩子們會寫出一篇篇生動的、充滿童真童趣的美文。
作文講座心得體會4
星期一下午第三節(jié),孫律師到我們學校開法律講座,他用自己多年的見聞,舉了許多有關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活生生的例子,使我們受到很大的教育。
聽了講座后,我認識到,凡事都是由小變大,積少成多。一些人從小犯了小錯誤不及時改正,長大了就會犯罪,身上的壞毛病不改,日久天長壞毛病就越來越多,想改也改不了了。由于青少年的自我保護能力弱,辨別是非的能力差,再加上一些不法之徒的引誘、教唆,現(xiàn)在青少年違法犯罪現(xiàn)象呈上升趨勢,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青少年必須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依法維護自身的權益,我們作為中學生應當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要依法自律,依法律己。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積極去做,法律不允許做的事情堅決不做。要自覺做到:不吸煙、洶酒、打架、聚賭、吸毒、不進營業(yè)性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
第二,要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未成年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是很可貴的,但不應當同虛心接受成年人的正確教育對立起來。有些未成年中學生對家長和老師的教育缺乏正確的態(tài)度。如果連家長和老師的正確教育也不接受,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現(xiàn)偏差。
第三,要勇于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未成年人要學會自我保護,這不僅是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而且還是在維護法律的尊嚴。
孫律師的講座使我受到了不少啟發(fā)。我們都是花季少年,前途一片光明,而一旦觸犯了法律,我們不僅僅斷送了自己的前途,更加傷害了疼愛自己的父母、親人和老師,對社會也會造成難以彌補的危害。青少年朋友,我們應該努力學習法律知識,不僅保護自己,也為了保護他人。
另外,我還認識到,現(xiàn)實生活中,網(wǎng)絡無處不在,許多家長“談網(wǎng)色變”,其實網(wǎng)絡對中學生的幫助有很多:它可以開闊視野,給學習、生活帶來巨大的便利;加強對外交流,給我們一個新的交往空間和相對寬松、平等的環(huán)境;促進中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為創(chuàng)造性思維不斷地輸送養(yǎng)料;拓展中學生受教育的空間,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發(fā)展。但是,上網(wǎng)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視的:網(wǎng)絡信息的豐富易對中學生造成“信息污染”,這些不良信息對于是非辨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弱的中學生來說,難以抵擋不良信息的負面影響。
總之,網(wǎng)絡社會已經(jīng)悄然而至,我們既不能因為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對中學生發(fā)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視它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也不能因為它的負面作用而敬而遠之。我們應該加強對中學生上互聯(lián)網(wǎng)的研究,探索新情況,創(chuàng)造新方法,解決新問題,增強中學生上網(wǎng)的成效。
作文講座心得體會5
在我沒調(diào)入石小之前,就早有耳聞石小在作文教學中頗有研究。今日,有幸聆聽了謝老師的講座——作文教學“五步法”,再次讓我領略到了石小的老一輩們?yōu)閷W校所做出的貢獻以及他們曾創(chuàng)造的輝煌。作為一名現(xiàn)任的石小語文老師,我深感慚愧。我想,我們只有繼承和創(chuàng)新老一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才不會愧對石小的老前輩們。
在近一個半小時的講座中,謝老師對“作前指導”作了非常具體的闡述。他強調(diào)教師應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特別是一些有趣的、新鮮的材料。而且,給學生準備的時間至少一個星期,多則一個月至一個學期。說實話,從教這么多年,除了要求學生寫觀察日記外,從來沒想過要在“作前指導”中下那么大功夫。今日一聽,忽覺自己真是誤人子弟啊!由此,我想到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觀察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大千世界,有寫不盡的人、事、物、景,然而,學生作文則往往空洞無物,這不是因為他們沒有觀察,而是我們在他們中要“授之以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培養(yǎng)觀察的習慣。我們應指導學生時時、處處留心周圍的事物,遇事多問,積極思考,逐步養(yǎng)成勤于觀察、善于思考的好習慣。在教室里種花,讓學生觀察發(fā)芽、長葉、爬蔓、開花的過程;大課間活動開始了,讓學生說說你最感興趣的一項活動;同學們冒雨到校上課,及時讓學生描寫刮風下雨的情景,談自己身處雨中的感受;舉行完校運動會,讓學生描寫運動員奮力拼搏的颯爽英姿;自己受到表揚后的激動神態(tài),做錯事后的懊悔心情……如果學生能夠隨時描寫自己身邊的事物,則說明學生已養(yǎng)成了觀察的習慣,這樣便會自覺地積累寫話素材,寫話時就能做到有內(nèi)容可寫了。
低段寫話的目的是什么?這是開展低段寫話教學必須首先弄清的一個基本問題。聽了謝老師的講座,我也深深地反思自己的寫話教學,發(fā)現(xiàn)自己確有拔苗助長之嫌。《語文課程標準》將低年級作文改為寫話,強調(diào)要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讓學生在寫話中積累經(jīng)驗。的確,兒童經(jīng)過幾年學前教育生活,口語系統(tǒng)已初步形成,并能基本滿足日常生活交際的需要。而書面語系統(tǒng)才剛剛起步,因此,低段寫話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一種零起點教學。如果提出過高的要求,無疑是對學生心理能量的挑戰(zhàn)。一旦這種心理能量消耗超出了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學生就自然會產(chǎn)生一種畏縮心理。他們會尋找一種能降低心理能量消耗的辦法,那就是編故事,抄作文。因此,低段寫話中,多進行一些日常隨機小練筆還是比較好的一種訓練方法。如:學習了《黃山奇石》后,讓學生寫寫導游詞;學了《我要的是葫蘆》一課,讓學生想象第二次種葫蘆,這樣的小練筆字數(shù)不多,能使教師更多地關注語言的質(zhì)量,進行及時有效的指導、反饋和矯正。經(jīng)常進行這種小練筆,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書面語表達能力,尤其是中下學生收益更大。
【作文講座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法制講座心得體會04-05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04-04
講座的心得體會03-22
論文講座心得體會02-18
關于安全講座心得體會04-06
聽名師講座心得體會04-04
法制教育講座心得體會03-25
聽講座心得體會15篇03-04
企業(yè)管理講座的心得體會09-06
大學生講座心得體會(15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