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鋼筋混凝土基礎施工技術論文
摘要:鋼筋混凝土目前是建筑行業(yè)中采用的相對比較普遍的形式之一;炷磷鳛橐环N建筑材料,它具備有強度好、適用性強、方便等特點,因此被廣泛應用于建筑方面,建筑材料中鋼筋通常與混凝土混合在一起利用,這樣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并且使建筑工程耐久性高。本文主要分析鋼筋混凝土材料在建筑中的基本施工,簡述其施工技術。
關鍵詞:鋼筋混凝土;澆筑墊層施工;施工技術
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鋼筋混凝土基礎可以分為獨立、條形以及板基礎等。其中獨立基礎主要是指基礎底板受力,它是直接將上部的符合移動到地基的一種方式,當建筑上部是框架結構或者是一根單獨的柱子的時候,經常采用獨立基礎,它具有施工簡便、工期較短等特點。條形基礎指的是當建筑采用磚墻來承載起重量時,墻下方基礎通常連續(xù)設置,從而形成一個通長的條形基礎的一個基礎形式。板基礎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建筑板很厚,有一些板可以達到Im多長。
在進行基坑澆筑混凝土時,應該注意獨立基礎的施工工藝,其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一、在基坑內澆筑混凝土來墊層,從而達到一個基礎穩(wěn)定的效果;二、設計師或者施工人員應該掌握好基坑的深度以及澆筑混凝土的位置,來進行基礎探險;三、對基坑進行支護的施工;四、在支護結構上綁上鋼筋;五、綁好鋼筋之后在中間立柱一根主鋼筋,從而起到穩(wěn)定的效果;六、再一次澆筑混凝土。
1施工準備
1.1仔細閱讀圖紙,確定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做好施工配合比。
1.2做好材料檢測工作,確保進場的材料如鋼筋、水泥等性能符合要求。
1.3按圖紙規(guī)定尺寸進行鋼筋下料。
1.4根據基礎的'尺寸選擇不同型號的鋼模板。采用木模板的要求做好各種尺寸的模板。
1.5放線員在澆筑好的基礎墊層上彈出基礎外邊線及臺階線。
2模板安裝
施工中側面板是主要用于逆差基礎的模板,它可以直接用來當成墊層的底模板來用。在對模板進行支護結構的施工中應該要考慮混凝土的側壓力,以防在建筑混凝乳的過程中將模板脹破的現(xiàn)象。在一般情況下,獨立基礎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臺階式模板,另一種是非臺階式。非臺階式只要下面一周模板,澆筑混凝土時拍成200—300的角柱根。臺階式支模時要把第二節(jié)臺階加起來,用橫桿支在一面一階臺面上,四周固定,側面支撐牢固,防止走位變形。側面支撐時可支撐在禿筆上,支撐時要用點半減小壓強。臺階式模板要保證各階臺階的標高,截面尺寸。
3綁扎鋼筋
3.1綁扎前要按圖紙計算下料長度進行鋼筋配料,下料時要考慮鋼筋因彎曲或彎折產生的變化,并考慮混凝土保護層、鋼筋彎曲、彎折的規(guī)定,計算下料長度。
直鋼筋下料長度=構建長度一保護層厚度+彎鉤增加長度彎起鋼筋下料長度一直段長度+斜段長度。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周長+箍筋調整值。上述鋼筋需要搭接的話,還應增加鋼筋搭接長度。
3.2鋼筋表面有銹跡要清除干凈,銹蝕嚴重的嚴禁使用。
3.3綁扎鋼筋前在混凝土墊層上彈出墨線,確定底板筋的間距。
(1)鋼筋網的綁扎。四周兩行鋼筋交叉點應每點扎牢,中間部分交叉點相隔交錯扎牢,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位移。雙向主筋的鋼筋網,則須將全部鋼筋相交點扎牢。綁扎時應注意相鄰綁扎點的鋼絲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網片歪斜變形。
(2)基礎底板采用雙層鋼筋網時,在上層鋼筋網下面應設置鋼筋撐腳或混凝土撐腳,以保證鋼筋位置正確。
(3)鋼筋的彎鉤應朝上,不要倒向一邊;但雙層鋼筋網的上層鋼筋的彎鉤應朝下。
(4)獨立柱基礎為雙向彎曲,其底面短邊的鋼筋應放在長邊鋼筋的上面。
(5)現(xiàn)澆筑與基礎連接用的插筋,其箍筋應比柱的箍筋縮小一個柱筋直徑,以便連接。鋼筋位置一定要固定牢靠,以免造成柱軸線偏移。
4澆筑混凝土
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步驟:第一,在基坑混凝土澆筑之前,應該對建筑材料(其中包括模板、鋼筋等)進行驗收,并將驗收結果記錄下來,等到驗收結果經過上級負責人批準之后才可以進行混凝土的澆筑工程,否則可能會引起建筑工程的隱患;第二,在混凝土澆筑之前,一定要對模板內部的垃圾、雜質清理干凈,才能進行澆筑;第三,一定要保證基礎施工的底部沒有積水,以免造成建筑的不穩(wěn)定;第四,必須要把握好混凝土調配的比例,從而控制好混凝土的強度;第五、采用臺階式基礎施工時,應該分層級進行混凝土的澆筑,其中要注意不能留有施工縫;第六,在采用臺階式澆筑柱基過程中,一定要防止出現(xiàn)有吊腳現(xiàn)象。
為了防止出現(xiàn)吊腳現(xiàn)象,我們可以采取以下幾個措施:
(1)在第一級混凝土搗固下沉2—3m后,繼續(xù)澆筑第二級,先用鐵鍬沿第二級模板底圈做成內外坡,然后再分層澆筑,外圈邊坡的混凝土于第二級振搗過程中自動攤平,待第二級混凝土澆筑后,再將第一級混凝土齊模板頂邊拍實抹平。
(2)搗完第一級后拍平表面,在第二級模板外先壓以20cmx10cm的壓角混凝土并加以搗實后,再繼續(xù)澆筑第二級。待壓角混凝土接近初凝時,將其鏟平重新攪拌利用。
(3)若條件許可,宜采用柱基流水作業(yè)方式,即順序先澆第一級,再回轉一次澆第二級。這樣對已澆好的第一級有一個下沉的時間。但必須保證每個柱基混凝土在初凝之前連續(xù)施工。
(4)錐式基礎,應注意斜坡部位混凝土的搗周質量,在振搗器振搗完畢后,用人工將斜坡表面拍平,使其符合設計要求。
(5)現(xiàn)澆筑下基礎時,要特別注意連接鋼筋的位置,防止移位和傾斜,發(fā)現(xiàn)偏差時及時糾正。將軸線標高返到柱基上。檢查合格后再拆模。箍工中要放混凝土試塊,試塊要送至標準實驗室養(yǎng)護。
5混凝土的養(yǎng)護
當基坑澆筑混凝土完成之后,在自然條件下等待兩個小時之后,知道混凝土的平均氣溫在15。C及以上時,就要對其進行相應的養(yǎng)護,對其不斷覆蓋澆水,使?jié)仓幕炷猎谝欢ǔ潭壬媳WC水泥的水熱化,而這就需放達到一定的溫度與濕度。
(1)混凝土澆水養(yǎng)護時間的差異。如果施工人員是采用的是硅酸鹽水泥的話,其澆水養(yǎng)護的時間應該規(guī)定在7天以上;如果在水泥中加入了一些減緩凝結的外加劑,或者有其他材料的摻雜,通常情況下應該將澆水養(yǎng)護時間規(guī)定在14天以上;炷翝菜B(yǎng)護的時間應該根據材料的不同在決定。
(2)澆水次數應根據能保持混凝土處于濕潤的狀態(tài)來決定。
(3)混凝土的養(yǎng)護用水宜與拌制水相同。
(4)當平均氣溫低于5。C時,不得澆水。
在混凝土養(yǎng)護過程中,有時也可以采用較為透氣的薄膜布來進行養(yǎng)護,這種方法必須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才可使用。用薄膜布將混凝土表面敞露的部分全部嚴密地覆蓋起來,保證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況下得到充足的養(yǎng)護。
結束語
混凝土具有原料豐富,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的特點,因而使其用量越來越大。同時混凝土還具有抗壓強度高,耐久性好,強度等級范圍寬等特點。這些特點使其使用范圍十分廣泛且品種發(fā)展多種多樣。
【探究鋼筋混凝土基礎施工技術論文】相關文章:
高職計算機基礎課教學改革探究論文12-29
高職院!队嬎銠C基礎》的教學改革探究論文12-28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應用探究12-14
雅虎技術基礎筆試題11-08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探究論文04-03
微軟技術基礎筆試題目11-08
施工技術求職簡歷05-09
《路史》的寫作特征探究論文07-29
論文寫作基礎:怎么選題12-15
施工論文開題報告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