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遠》觀后感
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上,會觀看欣賞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體會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馮志遠》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電影《馮志遠》講述的是盲人教師馮志遠40余載堅守講臺的感人故事。馮志遠教師支教邊疆,舍棄妻子與兒子,只身在外地教書。故事感人至深,在此,我想談一點我自己的感受。
馮老師拋家舍業(yè),扎根邊疆,與黃沙為伴,與艱苦為伍,在一片浩瀚的黃沙上用自己一生的默默付出為自己學生的人生中開辟出了片片綠洲。古人云:大愛無言,大象無形,大音希聲。馮老師把邊疆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化成照亮童心的紅燭,照亮了那一顆顆會發(fā)光的星星!对狸枠怯洝分小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不只是范仲淹的內心呼喚,更是馮志遠老師人生的真實寫照與至高追求。當馮老師白發(fā)坐在桌前,他是否還記得那個叫張建華的孩子“我要上學呢”的渴求,是否記得調動工作前夜孩子們含淚捧著的煤油燈,是否記得自己慷慨激昂地指揮同學們朗誦《海燕》……我想,在講臺上的馮志遠老師是幸福的,和學生在一起的馮志遠老師的是幸福的。
但是,馮老師退休前也曾說到自己最對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妻子和兒子。在家庭方面,馮志遠老師是極其不幸福的。可能會有人說,為了大愛,馮老師只能舍棄小愛;為了大家,馮老師只能舍棄小家。可是我認為,教師這個職業(yè)本來就是要帶給別人幸福,教會別人幸福。我們能要求所有的教師為了學生的人生幸福從而放棄自己全部的幸福與生活么?這是否意味著所有的教師只有放棄了自己的幸福才配叫做好教師呢?
很多人將好教師定義為一心為公,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誠然這樣的教師確實擔得起“人民教師”這四個字,但他們在將自己完全為國家付出時,對自己的家人是不負責任的。而且,馮老師40余載沒有家人的陪伴,少有感受家庭的溫暖,直到退休之后仍舊不得妻兒理解,心中充滿愧疚。讓這樣鞠躬盡瘁,為國家教育事業(yè)奉獻。
【《馮志遠》觀后感】相關文章:
《馮志遠》觀后感05-04
馮志遠觀后感11-23
馮志遠電影觀后感11-24
馮志遠觀后感8篇01-14
《馮志遠》觀后感11篇11-07
《馮志遠》觀后感7篇11-28
馮志遠觀后感12篇12-13
馮侖語錄精選08-04
馮侖經典語錄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