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烏塔》有感(匯編15篇)
讀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烏塔》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烏塔》有感1
有那么一個小姑娘,她名叫烏塔。她竟在14歲時就獨自一個洲歐州。今天,我們學了這一課,讓我深有感觸。
烏塔在生活上獨立自主,在思想上很有主見。不像中國的有些孩子,在家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被當作“小皇帝”、“小太陽”,什么事都依賴父母。要知道,我們遲早要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的。報紙新聞上經(jīng)常報道大學生連生活都不能自理,那國家要這樣的人有什么用呢?
其實,這樣的差別還源于家長的教育方式不同。中國家長是凡事都哄著孩子,盡量讓孩子滿足。而外國家長則在孩子遇到挫折時讓孩子自己戰(zhàn)勝。如果把成長之路看做一條長長的跑道,中國家長把孩子牽著、扶著,讓孩子盡量不摔倒,摔倒了,就扶起來;而外國家長放開手讓孩子自己跑,摔倒了就勇敢地爬起來。
課文中還說到了烏塔自己去掙旅費。這并不是因為家里沒錢或家長不給。其實,這是她又一次生活實踐的機會。而中國孩子需要一筆錢時,家長會心甘情愿地掏腰包,盡量滿足孩子的需求。
烏塔是一個很有主見的人,她說:“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敝袊⒆右驗楸宦裨诹藭筋}海之中,所以只認識到了書本那小小的天地,沒有認識到大千世界的更多美麗。
是呀!難怪大詩人陸游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备改競儯埛砰_你們溫暖的的大手,讓我們在廣闊的地球上開辟出屬于自己的那片小小的天地。
讀《烏塔》有感2
這是對孩子的訓練,就是愛孩子。他們總覺得孩子要去見見世面,見見天下奇觀。孩子自己獨自去體驗,遇到困難找警察,問路人或看地圖。中國的孩子卻對這種事十分驚奇,想到的是家人的擔心。
在外國人的眼里,這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西方人從不把孩子當成小王子或小公主,從不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是從小讓他們出去鍛煉,知道外面世界的奇妙和爸爸媽媽賺錢的艱辛,但是在我們中國,大多數(shù)的家庭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就更加一味的寵溺孩子,從不讓他們獨自出門,說是太危險,節(jié)假日,不讓他們?nèi)ネ饷嬗瓮娣潘,開開眼界。陽光明媚的雙休日,當美國的孩子從外面大汗淋漓地打完棒球回家,中國的孩子卻剛剛從補習班下課,正在回家的路上,難道這就是中國孩子的假日嗎?
比起烏塔,我們真的太渺小了,就像一顆沙子一樣微不足道。多么希望有一天,在世界的某個火車站,也能看見我們的中國少年正踏上通往全球各地的旅途!總有一天,我們中國的孩子也能像西方的孩子一樣,在未成年的時候,游覽著全球各地,個著獨立自主的生活!
讀《烏塔》有感3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后,我的感觸頗為深刻。文中這位年僅14歲的外國小女孩,教給了我成長的第一步——自立。
烏塔,是一個獨立自主、生活能力強、熱情、有愛心、辦事周到、會計劃的活潑女孩。歐洲是一個多大的地方,要是沒有自立能力,還怎么獨自游歷歐洲。她用了三年來完成前期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我們中國的孩子……中國的孩子,是家里的寶貝,不能磕著碰著,更不能獨自出去玩,哪怕是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家里人有時也不放心。中國的家長根本不肯給孩子獨立的空間,一直都以為孩子還小,長大了再自立,現(xiàn)在不安全?墒,親愛的爸爸媽媽可曾想過,習慣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養(yǎng)成的,是應該從小培養(yǎng)的,不是嗎?烏塔一個小女孩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她擬定了計劃,并且用漫長的三年時光不停為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堅持不懈的努力奮斗著。而我們呢?這時,我們應當反省一下自己,比如:周末之前是否制定了作息時間表?周末時又是否遵守了呢?我不得不說,我們真的沒有外國的孩子活的自在、充實、茁壯。
我曾經(jīng)在網(wǎng)上看過一篇日志,上面用圖片表達了中外孩子的生活差距。我也認為非常貼切實際。中國孩子:從9個月—13歲以上一直都是學習、藝術培訓。外國孩子:從一點點小家務慢慢地做起,獨立起來,讓我不禁聯(lián)想到了這篇《烏塔》,也許我們和他們比,也有過人之處,但是我認為學生時期也應該得到自己應有的快樂,相反,擔子越重,雖然知識過于他人,但是童年應有的那份單單純純的快樂卻在一點一滴的逝去。當像烏塔那樣的外國孩子在快樂成長的時候,我們在起早貪黑的背著書包上學校。并不是說我們不快樂,而是說我們?nèi)鄙僮约旱?獨立空間,我常常跟我媽媽提起,“媽媽,外國的小朋友都能贏得尊重,為什么我們不能有自己的獨立空間!笨稍谶@時,大人常常反駁,“你看看你現(xiàn)在才幾歲?想獨立?你把這個世界想得太簡單了,等你出了社會就知道獨立對于你們小孩子來說有多遙遠!庇谑呛,不管我怎么說,爸爸媽媽總是會說出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把我弄得啞口無言。有時我就會非常郁悶的站在窗前,迎著徐徐的清風,問:“不就是想爭取一些自己的獨立空間,不想從小就依賴上你們嘛,有必要這樣做么?”
我其實深深地明白,爸爸媽媽這是對我們愛的表現(xiàn),想從小就讓我們好好地生活,過上幸福的日子。但是,爸爸媽媽遲早要明白,如果讓孩子對你們太過于依賴的話,最后對我們會有什么益處呢?爸爸媽媽,希望你們可以給我自立的空間,讓我獨立起來,不試試怎么知道我不行呢?
讀《烏塔》有感4
烏塔是一位德國的小女孩,趁暑假游歷歐洲,她用了三年時間做準備,自己掙旅費。中國的“我”聽了后,非常驚訝。沒想到一個14歲的孩子,竟然一個人游歷歐洲。而中國的孩子是很難做到的。
我想到了我自己。我的媽媽非常愛我,因為我從小身體不好,媽媽什么事都舍不得給我做,這使我獨立生活方面很缺乏鍛煉。我現(xiàn)在讀四年級了,媽媽也開始擔心我以后長大如何一個人面對社會。所以現(xiàn)在開始,我要鍛煉自己,比如:一個人乘公交車,一個人去超市購物,一個去書店,幫媽媽做家務等等。
我知道我要做到像烏塔那樣還需要更多更多的鍛煉。不過,我很有信心!只要我努力,一定能行!我們中國的孩子只要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意識也可以獨自旅游。所以我們要獨立起來,不能永遠依賴父母。
讀《烏塔》有感5
烏塔年紀輕輕就獨自一人游歷歐洲,并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有過的經(jīng)歷。這樣就可以鍛煉我們的自理能力。因為父母都離開了自己,并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打理好自己的日程和生活的。我們都是家里的“嬌嬌女”和“大少爺”,平時家里人都寵著自己,地不讓掃,甚至連飯也不讓端。我們平時都被寵慣了,等只有自己的時候,我們都不知所措。我雖然比烏塔小3、4歲,但我也可以像烏塔那樣可以打理好自己。但是,在我們中國,有些像烏塔這么大的孩子有一些還不會整理自己的房間。因此我們要學習烏塔的自理能力。
烏塔身上還值得我們學習的還有烏塔自強、自立。烏塔年僅14歲就可以獨自一人游歐洲,從此可見,烏塔肯定很自強、自立。我們有的時候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不在家的時候,我們就算要走很遠的路都要去姑媽家吃飯。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我們平時總要依賴父母的幫助才可以完成事情,現(xiàn)在父母不在家了,我們只好出去吃或者到親戚家去吃。但是,像烏塔不依賴父母就可以完成事情的孩子又有多少呢?大概只有10分之6吧!所以我們要學習烏塔的自強、自立。
雖然我們要學習烏塔身上的優(yōu)點,但不一定要學習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
讀《烏塔》有感6
上學期我們學習《烏塔》這一篇課文,文中14歲的烏塔獨自游歷歐洲的勇氣令我非常敬佩,我被她那善良、膽大、心細的品質(zhì)所深深地折服了!
文中講了“我”在羅馬認識了一個年僅14歲的德國小朋友烏塔。在“我”和烏塔的攀談中,“我”知道了烏塔在讀小學,已經(jīng)獨自游歷法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威尼斯、米蘭等地方這一次獨自游歷歐洲的故事。
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游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先查警察局的電話,以便遇到危險事情時情時請求幫助,再給家人打一個電話,如果是我的話,我一定會叫爸爸媽媽給我整理,也從來沒有想過獨自旅行,警察局的電話我也沒有想過。只有在玩累后才到想家,才會給媽媽打一個電話的不只是我一個人吧。
許多孩子也跟我一樣從小就生活在蜜罐當里,生活在長輩的羽翼下,長輩們把我們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我們這一代都缺少獨立,要想獨立就要在困難中磨練自己的意志,鍛煉自己,遇到困難不放棄。
通過這篇文章,我學到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要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勇于探索,爭做一個自理、勇敢、堅強的人。
讀《烏塔》有感7
這節(jié)語文課上,老師要教課文《烏塔》,老師讀了一次課文,我們的心就已經(jīng)回味著文章里的情景,心飛到了很遠很遠……
文章中,作者遇見了一位14歲的女孩,她叫烏塔,作者跟她談了幾句話后感到非常驚訝,一位14隨的女孩居然獨自一人游遍歐洲,用了三年時間賺錢去歐洲,不像我們中國人,父親都很愛護自己的孩子,然后說幾句安慰的話才離開,沒像外國父親一樣,孩子跌到了,父母就說幾句鼓勵的話,讓孩子自己爬起來。
中國的父母,總會時時刻刻都擔心自己的孩子,老把孩子關在一間狹小的房間里,不讓他出去,孩子就像小皇帝丶小公主,要什么,就有什么,其實我們中國也與獨立生活能力很強的孩子,這種愛是溺愛,只會不斷退步,不會進步,就像花盆里長不出參天大樹,鳥籠里飛不出雄鷹。每次放學時,家長都會在校門口等著,沒過幾年,校門口就是一大堆一大堆的擁擠在那里,還得用警察來管,沒像以前,校門口一個家長也沒有,都是孩子機子回家,更不用警察來管。希望現(xiàn)在跟以前一樣,讓孩子學會獨立生活,系會自立意識,生存能力意識,這樣 才能增強獨立能力,不會敗給外國孩子。其實外國父母也很愛自己的孩子,中國父母也是,但外國父母教孩子的才是正正的愛孩子,這周愛不是溺愛,是真正的愛,一個總讓孩子關在房間里,不讓他們出去看看外面的景色有多美,多奇特的父母,而讓孩子一個人獨立去面對才會變得勤奮,不面對,反而懶惰,長大沒有工作,只能在外面當乞丐討飯吃,這樣動不動就可以賺錢,這才叫懶。讓孩子一個人去面對生孩中的挫折,才能一次一次進步,失敗是成功之母,只有失敗,才能成功。
讀《烏塔》有感8
首先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一個小孩能外出旅游嗎?大多數(shù)人會說,一個小孩出門旅游當然不行,因為這個世界有太多丑惡。其實,我反倒覺得可以,因為這個世界還是美好的一面多。
我曾經(jīng)看過一篇名叫《烏塔》的文章,主要講了一個名叫烏塔的十四歲的德國女孩,獨自一個人外出去世界各地旅游。剛讀文章我嚇了一跳,覺得這簡直是無稽之談。讀到后來才知道,烏塔在出發(fā)前便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每到一個地方便查出警察局的電話,以便遇到危險時好求助,并且給爸爸媽媽打電話報平安。
現(xiàn)在的中國少年幾乎個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養(yǎng)成了好吃懶做,不能自強自立的壞毛病,如果再這樣發(fā)展下去,后果不可想象。
梁啟超先生曾說過:“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只要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讓少年都變得勤勞、自強自力。
反而,烏塔便做得很好,她非常獨立。她把事事都想得周全,為了保障自己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她外出旅游,不僅增長了見識,開拓了視野,而且還培養(yǎng)了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鍛煉了自己的膽量,變得更加勇敢、自信、大方,提高了自己應對困難的處世能力。
我希望,中國青少年應多向烏塔學習,不能讓自己的父母過度溺愛自己,應多鍛煉自己獨立自主的處世能力。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人類其實應向動物們學習,比如,鳥媽媽會讓襁褓中的小鳥自己覓食,自己做窩,所以鳥兒們都會飛翔。
行動起來吧!做一個自強自立的人,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會變得更加強大,立于世界之林。
讀《烏塔》有感9
總有那幾篇文章令我記憶猶新,《烏塔》就是我久久不能忘懷。
《烏塔》——一個14歲的小姑娘,一個現(xiàn)今為止已獨自游歷歐洲等國家的女孩。我羨慕她,我佩服她,甚至有那么一點兒嫉妒。烏塔具有極強的獨立生活能力,她勇敢堅強且喜歡探險,因此她做到了我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曾經(jīng)我也和烏塔一樣,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并總想著去外面走走,領略一下大自然的神奇。但是爸媽怎么可能放心我一個人出去旅游呢?說實話,我討厭極了做一朵溫室里的花朵,我不愿意依賴在父母身旁。稍遇挫折就哭鼻子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我也想像烏塔那樣靠自己的力量去讀懂這個世界。 在文章中,烏塔說過一句話:“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蔽艺J為這種說法是正確的。因為從電視、書本中認識到的世界只是一個平面,并不真實,只有身處其中才會感受到它真實的美。 讀了《烏塔》之后,我想對所有的中國孩子說:“不要永遠做母雞下的小雞,要做一只在天空自由翱翔的雄鷹!蓖瑫r,我也想對那些過分溺愛孩子的父母們說:“為了孩子們的未來,請放開手吧!”
讀《烏塔》有感10
今天,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本文講述了一個叫烏塔的小姑娘,自己掙錢單獨一個人出去旅游的故事。
讀完課文,我掩卷沉思,烏塔為掙旅費,利用周末去幫人發(fā)廣告,假期幫人陪小孩。而我從沒想過要自己掙錢,反而想著法子花父母的錢,真叫人臉紅。我應該像烏塔一樣,從小學會自食其力。
烏塔獨自旅游,能把自己安排得妥妥當當,我雖然已經(jīng)9歲了,但根本不知道怎樣來安排自己,什么事都要爸爸媽媽包辦,常常是丟三落四,找不到東西就找父母救援。和烏塔比起來,真是天壤之別呀!
烏塔和我們一樣,都是家里的寶貝。烏塔的爸爸媽媽能讓烏塔單獨出遠門,而我們的爸爸媽媽一般不放心自己的孩子一個人出遠門。讀了這些,我想對我們的父母說:“請給我們一片獨立的天空吧!多給我們鍛煉的機會,這樣我們才會長得更茁壯!
《烏塔》這篇課文真讓我受益匪淺!
讀《烏塔》有感11
讀完《烏塔》這篇課文,我感到非常慶幸,因為我的父母的教育方式跟烏塔的父母差不多。雖然我沒有一個人去游歐洲,也沒有掙過差旅費,但是我的父母跟烏塔的父母一樣,培養(yǎng)我自立、自強。
記得三周歲半在南京爬山,父母還在后面氣喘吁吁、慢悠悠地爬山時,我已經(jīng)一口氣爬上了海拔約500米的紫金山。五周歲時,父母還在山腳下時,我一個人爬山了萬壽山的的巖石。小時候?qū)W走路跌倒了父母從來不扶,都是我自己爬起來。所有的壓歲錢都是我自己保管的,但是我從來不亂花。假期我很少看電視、玩電腦,經(jīng)常在家做科學實驗,為了滿足我對科學實驗的好奇心,媽媽買了實驗器材讓我實驗。假期也很少上補習班,而是游覽了大半個中國。爸爸媽媽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只有親身體驗才是的!
每當我想要一個東西時,爸爸媽媽總會跟我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你要靠勞動獲得!庇谑俏揖桶凑諎寢尩囊笞鏊o我的任務:按時做家務、自己洗碗、自己洗衣服。一直到我養(yǎng)成習慣。
父母認為除了學習,還有一些跟學習一樣重要的事,那就是為人處世樂觀的心態(tài)、堅強的性格,另外遇到問題能獨立思考解決,才能在社會中生存。
我非常慶幸,我的父母的教育觀念跟烏塔的父母是一樣的。
讀《烏塔》有感12
今天,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深深地體會到:我們從小要培養(yǎng)自立與生活的能力,不要做溫室里的花朵。
文章主要介紹了一個十二歲的小學生,獨自一個人去國外長途旅行,還用自已掙的錢買禮物回家。想想我,真是自愧不如啊。我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就像溫室中的花朵,碰不得,摸不得。
有一次,我去洗碗,爸媽連聲說不行。在我一再請求下,他們答應了我。當時我別提有多開心了。可是在洗碗時,我一連打了幾個碗。爸媽聽到聲音,跑過來,忙問我傷到了沒有。我想拿掃把來掃玻璃,媽媽搶過掃把,說:“別把腳傷著了,我來掃吧!
我真不明白,家長為什么只在溫室里培養(yǎng)孩子,為什么把生活中鍛煉的機會拒之門外呢?如果將來我們走向社會,會怎么樣呢?能夠 承受住挫折,迎接新世紀的挑戰(zhàn)嗎?
烏塔一個人獨自去一個陌生的國家旅行。為什么我們中國小孩不能這樣做呢?是因為我們中國小孩沒有這個能力嗎?不,是因為家長不肯放我們飛翔。如果我們從來都沒有嘗試過,怎么能知道我們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的程度呢?受過風吹雨打的花朵才能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生長。
讀了這篇文章后,我希望像烏塔一樣,勇敢地面對挑戰(zhàn),也想一個人去經(jīng)風雨見世面,做一個獨立能力強的人。
讀《烏塔》有感13
今天,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說的是德國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游歷歐洲的事情,讓我感受很多。
烏塔只不過是一個14隨的小姑娘,就有膽量獨自一人游歷整個歐洲,烏塔的家人,居然有如此魄力,放心一個小女孩獨自外出。從這可以看出,烏塔的獨立生活能力是很強的,烏塔的父母也是非常注重培養(yǎng)烏塔的獨立生活能力的。
反觀我自己,一個14歲的大男孩了,連獨自出遠門的經(jīng)歷都沒有,而我的父母,也萬萬不放心我獨自出遠門的。
通過這一對比,我和烏塔、我父母和烏塔父母的差距就體現(xiàn)出來了。我父母和烏塔父母恰恰相反,父母對我是無微不至的關懷、事無巨細的干涉,所有事情都要過問,任何事情都要幫我做——除了學習,還從來不讓我一個人出遠門。
他們這樣對我的原因,無非就是溺愛,怕我受到傷害。但是我想說,爸爸媽媽,你們對我的這種溺愛過頭了,你們的過于溺愛、對我的過于干涉,讓我失去了自主意識,缺少了獨立自主的能力,慢慢地讓我變得懶惰。
你們要知道,雛鳥在學會飛行前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摔下、小樹在成長時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風雨的打擊,陽臺上的花盆里是長不出參天大樹、鳥籠里的金絲雀飛不到蔚藍的天空,在溫室里長大的花朵只能插在花瓶里工人欣賞,是經(jīng)不住風吹雨打的。
親愛的家長,我明白你們對孩子的關愛,可是,如果您愛孩子,就讓我們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空間,放開束縛我們的雙手,讓我們在蔚藍的天空自由的翱翔吧!
讀《烏塔》有感14
去年暑假的一天晚上,爸爸回家后,興奮得對我說:"你小舅在百隆的農(nóng)村承包了幾百畝地的山地,叫陳家山,準備叫我去負責管理。"
看到爸爸和媽媽興高采烈地樣子,我不解地問:"你們曾經(jīng)告訴我,你們是從農(nóng)村費了好大的周折才來到德陽市的,怎么現(xiàn)在又要回到農(nóng)村去呢?"
爸爸神秘地沖我一眨眼,說:"這你就不懂了,這叫‘二十年河東,二十年河西’,現(xiàn)在呀,有見識的人都回到農(nóng)村,搞起了大承包,因為國家現(xiàn)在扶持農(nóng)業(yè),連農(nóng)民土地的稅收都減免了。明天,跟我上山開開眼界吧。"
第二天,爸爸開著雙排座的"小拖鞋"車上山。誰知路上下起了傾盆大雨?斓疥惣疑降臅r候,路面凹凸不平,車子不停地顛簸,把我搖得昏頭脹腦。突然,車身子一歪,后輪陷進了一個泥坑,任憑爸爸怎么加油就是爬不上去。沒辦法,爸爸只得下車找了幾塊石頭墊在車輪下,然后他叫我下車幫他推一把。雨,嘩嘩地下個不停,我的眼睛都睜不開了,衣服早就淋透了,但是沒辦法,這里一個人影也沒有,我不推又怎么能上去呢?于是,我使盡了吃奶的力氣推著車子。"嗚——"車子在雨中咆哮著,輪子不停地旋轉(zhuǎn),一下子沖了上去。這下可好,后輪濺起一大片泥漿,全澆在我的臉上、衣服上。"哇!"我大哭起來。爸爸把我一把抱上車子說:"兒子,男子漢哦!不許哭!你看要干一番大事,就不能怕吃苦!"
我撇撇嘴,沒好意思再哭。
到了山頂,看到的景象更是讓我掃興:三間低矮的小茅屋,外面下著大雨,屋里下著小雨,地面全是稀泥,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可是爸爸卻看著外面茂密的野草叢中的桃樹林和那些成片的莊稼興致勃勃,全然不顧早已濕透的衣服……
這樣的地方,也能掙到錢嗎?我的心中不禁疑惑。
從此以后,爸爸每天早上五六點鐘就起床離開了家,晚上又是十一、二點才回來。我們連見面的時間都很難得了。偶爾看見他,發(fā)現(xiàn)爸爸變得又黑又瘦,但卻是精神煥發(fā)的樣子。
今年五月的一個星期天的早上,我還在睡夢中,爸爸把我叫起來:"兒子,我今天帶你上山去。"一聽說要上山,去年在風雨中掙扎的情景就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我連忙用被子捂住頭,連聲說:"我不!我不去!"爸爸扯開被子,笑呵呵地說:"兒子,現(xiàn)在的陳家山變化可大了,再不是去年的陳家山了。"我將信將疑地起來了。
這一天,陽光燦爛地照耀著大地。車子很快到了山頂。我奇怪地問爸爸:"今天走的是哪條路?怎么沒有經(jīng)過去年的那條爛路呢?""哈哈,怎么沒有經(jīng)過?我們走的還是那條路,不過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把它改造成水泥路面了,所以……"爸爸得意地望著我。這時,我開始尋找去年的小茅屋,可是那里已經(jīng)變成了一片茂盛的莊稼了。爸爸帶我來到一幢兩層高的青磚瓦房前,告訴我這是我們的新房子?吹轿夷康煽诖舻貥幼,爸爸更是得意,指著周圍的樹林讓我參觀。昔日的野草叢已經(jīng)無影無蹤,一棵棵枝繁葉茂的桃樹上,一個個白里透紅的大桃子都羞答答地藏在樹葉叢中,還不時露出臉沖我笑呢!爸爸給我接了幾個最大的桃子讓我嘗嘗。我雙手捧著鮮桃,貪婪地嗅著那醉人的清香,真舍不得咬下口。
爸爸把我?guī)У缴降淖罡咛,眺望著四周長得非常茂盛的莊稼:玉米,花生、辣椒、水稻……爸爸滿懷激情地說:"明年,我們將在這里種上枇杷、核桃、大棗等果樹,還要發(fā)展一些經(jīng)濟項目,到時候你想吃什么就盡管給我說就行了!哈哈!"
聽著爸爸爽朗的笑聲,看著爸爸風吹日曬變得黝黑的臉,望著這些在風中點頭含笑的桃子和豐收在望的莊稼,嗅著那鄉(xiāng)村特有的誘人的清新空氣,我的心中涌起了萬層波濤……
讀《烏塔》有感15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題目是《烏塔》,讀完這篇文章,我覺得自己遠遠不如烏塔這個小女孩,我感到無比的羞愧!
這篇文章主要的內(nèi)容是:有一天作者到德國來玩,見到了一個小女孩,作者跟她經(jīng)過攀談后,了解到:她的名字叫烏塔,她是一個14歲的小女孩,令作者吃驚的是,她才是一個14歲的小女孩,就獨自一人游覽了大多數(shù)的地方,作者感到無比驚訝。這次她來到德國羅馬玩。
當我讀到:“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的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介紹的十分詳細”時,我對烏塔這個小女孩感到無比敬佩。如果是我,我媽媽一定不會讓我像烏塔一樣做的。因為媽媽把我看成一種“物美價高”的寶物一樣,生怕在途中出什么意外。其實,像我媽媽一樣的母親多的不能再多了,我們都是在蜜缸里長大的孩子,整天被泡在“母愛之水”里。可烏塔不同,她的母親就讓她多去走走,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不能總是躲在媽媽懷里,而是要他們離開媽媽,自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多少精彩。如果我和烏塔比較,那就是天差地別了!
我們總會有一天要離開媽媽的,所以我們要學會獨立,要有自我保護能力,不能做一個總是粘著媽媽不肯自己一個人走出家門的孩子!
【讀《烏塔》有感(匯編15篇)】相關文章:
《烏塔》讀書筆記(15篇)03-29
《烏塔》讀書筆記15篇03-29
讀《風箏》有感(匯編15篇)04-28
讀《風箏》有感匯編15篇04-28
讀《荷花》有感(匯編11篇)04-27
讀《尖叫》有感匯編7篇04-26
讀《秘密》有感(匯編15篇)04-20
讀《秘密》有感匯編15篇04-20
讀目送有感(匯編15篇)04-14
讀《紅與黑》有感(匯編6篇)04-10